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33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卫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吸水层和保水层,通过对吸水层进行亲水处理后,吸水层可以使得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吸水倍率高,吸水速度快,提升了在实验室、手术室等工作环境中对废液的清理效果,且比市场上同等产品的吸水倍率高出3~5倍,极大的改善了实验室,手术室内的环境,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基层的防护杀菌效果,且混合布层中的熔喷布通过高压静电场和等离子体的双重作用,形成具有小纤维细度的纤维主干和超细绒毛表面的熔喷多绒毛纤维,并在均匀接收下,获得熔喷布,以此能够提升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强度和阻菌性能。造材料的强度和阻菌性能。造材料的强度和阻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卫纤维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逐渐认识到在自己的周围有着成千上万的细菌或病毒在游弋飘荡,在一些特殊工作环境中如手术室,实验室等,往往需要对所产生的废液进行清理,一般采用单一功能的一层或多层的无纺布进行初步擦拭后清理。
[0003]但传统所使用的无纺布,这种单一功能的无纺布制成的产品,所吸水率较低,吸水速率也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无纺布制成的产品,所吸水率较低,吸水速率也较慢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DHA藻油锌牛磺酸软胶囊,包括基层、抗菌层、吸水层、保水层和混合布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混合布层、抗菌层、保水层、吸水层和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硅橡胶、填料、加工助剂以及添加助剂;
[0006]所述基层按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0

60份硅橡胶、30

50份填料、5

20份加工助剂、3

5份添加助剂。
[0007]其中,所述混合布层为至少一层熔喷布和层数大于或等于0的纺粘布之间的排列组合层。
[0008]其中,所述吸水层占所述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比重为85

>95wt%,优选90

95wt%。
[0009]其中,所述保水层的厚度为10

50μm,优选20

30μm。
[0010]其中,所述填料包括有白炭黑、贝壳粉、烧结陶土、钛白粉、轻质碳酸钙和氮化硼,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有增塑剂、湿润剂、发泡剂、发泡助剂、分散剂、分散助剂、硫化剂、促进剂、偶联剂、增粘剂、橡胶溶剂以及活性剂;所述添加助剂包括有抗菌剂和防老剂。
[0011]其中,所述抗菌层为纳米氧化银抗菌层。
[0012]其中,所述吸水层包括两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及其位于该两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之间的纺粘非织造材料层。
[0013]其中,所述纺粘非织造材料层按如下方法进行亲水整理:配制亲水剂5

15g/l,调节PH值4

5,将丙纶纤维浸轧入配制好的亲水剂,35

40℃下浸渍10

30分钟,然后取出烘干,烘干温度100

120℃,自然冷却即得亲水改性丙纶。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如上述所述的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首先按比例称取硅橡胶放入密炼设备中剪切搅拌,之后投入填料继续搅拌、投入加工助剂和添加助剂持续搅拌,将搅拌混合得到的硅橡胶材料通过压延装置产生硅橡胶薄膜,再将硅橡胶薄膜进行二次加硫后得到所述基层备用;
[0016]步骤二:选取抗菌层、吸水层、保水层和混合布层所使用的纤维,并值得所述抗菌层、所述吸水层、所述保水层和所述混合布层,并将所述吸水层进行亲水处理;
[0017]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所得的所述基层、所述抗菌层、所述吸水层、所述保水层和所述混合布层由上到下按照所述混合布层、所述抗菌层、所述保水层、所述吸水层和所述基层进行铺设;
[0018]步骤四:铺设完成后,经温度为130

138℃的热风粘合后制备得到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通过设置所述吸水层和所述保水层,通过对所述吸水层按配制亲水剂5

15g/l,调节PH值4

5,将丙纶纤维浸轧入配制好的亲水剂,35

40℃下浸渍10

30分钟,然后取出烘干,烘干温度100

120℃,自然冷却即得亲水改性丙纶进行亲水处理后,所述吸水层可以使得所述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吸水倍率高,吸水速度快,提升了在实验室、手术室等工作环境中对废液的清理效果,且比市场上同等产品的吸水倍率高出3~5倍,极大的改善了实验室,手术室内的环境,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通过在所述基层中添加有抗菌剂,并通过银纳米溶胶浸泡处理,通过设置所述抗菌层,提高了所述基层的防护杀菌效果,且所述混合布层中的熔喷布通过高压静电场和等离子体的双重作用,形成具有小纤维细度的纤维主干和超细绒毛表面的熔喷多绒毛纤维,并在均匀接收下,获得熔喷布,以此能够提升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强度和阻菌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囊壳按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0份硅橡胶、40份填料、15份加工助剂、5份添加助剂。
[0026]S1:首先按称取40份硅橡胶放入密炼设备中剪切搅拌,之后投入40份填料继续搅拌、投入15份加工助剂和5份添加助剂持续搅拌,将搅拌混合得到的硅橡胶材料通过压延装置产生硅橡胶薄膜,再将硅橡胶薄膜进行二次加硫后得到所述基层备用;
[0027]S2:选取抗菌层、吸水层、保水层和混合布层所使用的纤维,并值得所述抗菌层、所述吸水层、所述保水层和所述混合布层,并将所述吸水层进行亲水处理;
[0028]S3:将步骤一和步骤二所得的所述基层、所述抗菌层、所述吸水层、所述保水层和所述混合布层由上到下按照所述混合布层、所述抗菌层、所述保水层、所述吸水层和所述基层进行铺设;
[0029]S4:铺设完成后,经温度为130

138℃的热风粘合后制备得到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
[0030]在步骤一中对硅橡胶进行剪切搅拌的时间为30S,投入填料继续搅拌、投入加工助剂和添加助剂持续搅拌的时间为60S,在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包括基层、抗菌层、吸水层、保水层和混合布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混合布层、抗菌层、保水层、吸水层和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硅橡胶、填料、加工助剂以及添加助剂;所述基层按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0

60份硅橡胶、30

50份填料、10

20份加工助剂、3

5份添加助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布层为至少一层熔喷布和层数大于或等于0的纺粘布之间的排列组合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占所述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的比重为85

95wt%,优选90

95wt%。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层的厚度为10

50μm,优选20

30μ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有白炭黑、贝壳粉、烧结陶土、钛白粉、轻质碳酸钙和氮化硼,所述加工助剂包括有增塑剂、湿润剂、发泡剂、发泡助剂、分散剂、分散助剂、硫化剂、促进剂、偶联剂、增粘剂、橡胶溶剂以及活性剂;所述添加助剂包括有抗菌剂和防老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粘法医用非织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纳米氧化银抗菌层。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英伟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