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组及使用该散热鳍片组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30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因应流体流线方向配置的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鳍片单元,使鳍片单元用以接触一热源体及一传热流体,各鳍片单元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部及一连接于本体部的枢接部,而二相邻的鳍片单元各通过枢接部相互对应接合,使二相邻鳍片单元的本体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并形成可相对枢转的型态,该各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的延伸方向以平行于对应位置处的传热流体流动的流线方向配置并接触定位于热源体上,进而使传热流体平顺地通过该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以进行热交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鳍片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因应流体流动方向而对应地配置鳍片单元的方向以降低对流体流动阻力的鳍片组。
技术介绍
在如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领域中,随着集成电路制作过程的进步,使得如中央处理器等芯片的运作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相对功能也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因运作速度的提高也使得产品内的电子元件散热问题更为重要。如图1,其说明一现有应用于一笔记本电脑内的散热装置,其包括有一组散热鳍片52及一风扇6。散热鳍片52一般采用例如铜或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相邻的散热鳍片52大概互相呈平行状,风扇6是使用一种离心式风扇,其具有一位于上方的空气吸入口61及一位于侧面上的空气排出口62,使空气由垂直的方向被风扇6吸入,再将吸入的空气加压并以离心方式自位于水平方向的排出口62送出,并使空气气流通过各散热鳍片52,而采用离心式的风扇6主要取其高度较小的优点,以适应一般笔记本电脑在厚度上有其设计上的限制,使整体散热装置得以设置在笔记本电脑内部有限之空间内。应用时,通过一导热单元(图未示),例如热管(heat pipe),将中央处理器(CPU)等主要的热源体(图未示)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各散热鳍片52,再通过散热鳍片52与风扇6排出的空气气流接触而进行热交换,可达到降低热源体温度的目的。然而如图2所示,为了适应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而采用离心式的风扇6,其排出口62各位置的气流流动的流线方向并非为相互平行的状态,反而循着风扇6内叶片旋转的切线方向排出,但基于传统制作工艺上的方便及成本上的考虑,散热鳍片52均相互平行地配置,因此位于排出口62外各位置处的散热鳍片52的延伸方向并无法配合对应位置的空气流动的流线方向而形成有一定的夹角存在,而一旦此一夹角过大,将造成空气自排出口62排出后受到散热鳍片52的阻挡而形成紊流,造成较大的风阻,进而使得空气与散热鳍片52间的热交换速率降低,故此种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通常未能完全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因应散热流体的流动流线方向弹性配置而提高热交换速率的散热鳍片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可因应流体流线方向配置的散热鳍片组,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鳍片单元,使鳍片单元用以接触一热源体及一传热流体,其主要在于,各鳍片单元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部及一连接于本体部的枢接部,而二相邻的鳍片单元各通过枢接部相互对应接合,使二相邻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并形成可相对枢转的型态,而该各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的延伸方向则以平行于其对应位置处的传热流体流动的流线方向配置,进而使传热流体平顺地通过该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以进行热交换。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该散热装置应用时的示意图,其说明一风扇所排出的空气气流流线方向与多个散热鳍片的位置关系;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因应流体流线方向配置的散热鳍片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该较佳实施例的二鳍片单元组合后的侧视图,其说明该二鳍片单元的连接关系;图5为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其说明一散热鳍片组可对应一风扇所排出的气流的流线方向加以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鳍片组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鳍片单元1。使散热鳍片组100可用以直接或间接接触一如中央处理器的热源体,使热源体产生的热量可传到散热鳍片组100,并且如现有方式配置有一离心式风扇4,散热鳍片组100位于风扇4的一空气的排出口41处。其中各鳍片单元1均具有一呈平面片状的本体部10及一连接于本体部10的枢接部11,而本体部10形成有一位于上方的第一侧缘101与一位于下方的第二侧缘102,枢接部11在本体部10的相同侧面处分别具有一连接第一侧缘101的第一壁111及一连接第二侧缘102的第二壁112,使第一壁111与第二壁112大概相对于本体部10表面向侧边延伸且互为平行状。又同时参照图3及图4,第一壁111与第二壁112分别在中点位置且接近本体部10之处形成有一近似半圆形的凹陷区1111、1121、相反地在远离本体部10之处形成有一更向外凸伸且也为近似半圆形的延伸区1112、1122,使得位于第一壁111上的凹陷区1111比延伸区1112所在平面略为向下而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位于第二壁112上的凹陷区1121比延伸区1122所在平面略为向上而也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另外,在第一壁111及第二壁112上的凹陷区1111、1121与延伸区1112、1122内均以冲压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略为向上浮凸的一第一枢接点113及一第二枢接点114。此外,在第一壁111与第二壁112远离本体部10的侧缘处、分别在对应位置处由延伸区1112、1122向相同的一端以去除材料的方式构成一切角边缘1113、1123,使得切角边缘1113、1123与本体部10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组合时如图4所示,使其中的一鳍片单元1的第一壁111上的第一枢接点113与另一相邻的鳍片单元1的第一壁111上的第二枢接点114相互卡合而形成可相对转动的枢接状态,同时以相同的方式,使其中的一鳍片单元1的第二壁112上的第一枢接点113也与另一相邻的鳍片单元1的第二壁112上的第二枢接点114相互卡合而形成枢接状态,使二相邻鳍片单元1的本体部10可相对转动而改变彼此延伸方向的夹角。如图5,在本实施例当中,相邻的鳍片单元1的第一壁111大概位于同一平面,而相邻的鳍片单元1的第二壁112也大概位于同一平面,故当相邻鳍片单元1相对转动时,其中一鳍片单元1的本体部10会受到另一相邻鳍片单元1的第一壁111及第二壁112边缘的阻碍,但由于每一鳍片单元1的第一壁111与第二壁11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切角边缘1113、1123,故可使得一鳍片单元1可相对向另一鳍片单元1的切角边缘1113、1123转动,而相对转动角度的容许范围则取决于切角边缘1113、1123在制作时与本体部10延伸方向夹角的大小而定。应用时,由于二相邻的鳍片单元1均可通过枢接部11相互对应接合,且二相邻的鳍片单元1的本体部10之间不但间隔有一定距离外并可相对枢转,故当导热体2及离心式风扇4的排出口41位置固定后,散热鳍片组100即可依照排出口41的大小及位置,事先选择所需数目的鳍片单元1、并进而调整不同位置的鳍片单元1的本体部10的角度以平行于风扇4之排出口41相对应位置处所送出的气流流线方向,再以散热膏粘接或焊接等方式使各鳍片单元1的第二壁112固定连接于适当位置处,例如连接在一底座上,如此一来,风扇4的排出口41任何位置所送出的气流均能平顺、无阻碍地通过相邻鳍片单元1的本体部10之间,使得空气与鳍片单元1的热交换效率达到最佳化,在不需增加整体散热装置的尺寸下可大幅度提高散热的效果。并且,由于流体的阻抗变小,故产生紊流的机会变小,因此噪音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就生产者而言,由于鳍片单元1可制作成大量生产的规格化元件,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因应不同尺寸的笔记本电脑,或是因应具有不同出力、排出口41尺寸的风扇4下,仅需调整所需鳍片单元1的数目以及相邻鳍片单元1的角度即可达到,而不必如现有做法需要搭配特殊尺寸的散热器,可因此节省可观的制作成本。以上所述者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鳍片单元1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因应流体流线方向配置的散热鳍片组,包括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 各该鳍片单元具有一呈片状的本体部及一连接于该本体部的枢接部,而该二相邻之鳍片单元各通过该枢接部相互对应接合,使该二相邻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并形成可相对枢转的型态,该各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的延伸方向以平行于其对应位置处的一传热流体流动的流线方向配置,进而使该传热流体平顺地通过该各鳍片单元的本体部以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宏斌陈明智陈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