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及整体组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16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及整体组合方法,包括下型芯,其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连接有组芯螺栓;上型芯,其与组芯螺栓相连接,其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一,所述溢流孔一上连接有溢流柱;冒口槽,其上连接有冒口芯,两个所述冒口芯之间设置有与上型芯相连接的浇口芯;冷铁安装槽,其设置在下行芯上,所述冷铁安装槽上连接有多个环形冷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分体式设计的浇口芯、冒口芯和溢流柱,可在获得较高压力头的同时有效降低铸件顶部的砂型覆盖体积,具有重量轻、排气面积大、组合便捷的结构特点,且制作成本低,减少人工直接手工安装时,产生的不确定撞击和误差,增加整个装置的精度。增加整个装置的精度。增加整个装置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及整体组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及整体组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品研发效率的不断提升,3D打印技术在结构相对简单的单件、小批砂芯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砂芯是在粘结剂作用下(约每0.2

0.3mm厚的砂层需喷洒一次粘结剂)单纯依靠砂层自重粘合的,故存在砂型结构强度低且发气量高的先天缺陷。在浇注由多砂芯组合起来的复杂铸件时,极易使铸件出现尺寸超差、气孔、浇不足(胀型跑铁所致)等缺陷,导致砂芯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高,同时在砂芯安装时对于精度和人工操作,均具有一定的要求,安装较为的繁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制作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及整体组合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包括:下型芯,其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连接有组芯螺栓;上型芯,其与组芯螺栓相连接,其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一,所述溢流孔一上连接有溢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型芯,其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连接有组芯螺栓;上型芯,其与组芯螺栓相连接,其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一,所述溢流孔一上连接有溢流柱;冒口槽,其上连接有冒口芯,两个所述冒口芯之间设置有与上型芯相连接的浇口芯;冷铁安装槽,其设置在下行芯上,所述冷铁安装槽13上连接有多个环形冷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下行芯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稳定槽,所述下行芯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分型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芯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冒口芯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二。4.组装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的整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稳定下行芯,找平,然后在下型芯的定位柱中穿入组芯螺杆;S2:将8个环形冷铁放入下型芯的冷铁安装槽中;S3:平抬上型芯,使其对角位置的两处定位凹槽与下型芯的定位柱相配合,缓慢下移,直至分型面切合严密;S4:锁紧组芯螺杆;S5:在上型芯顶部安放浇口芯,将两个冒口芯依次放置在上型芯的槽中,然后将溢流柱插入上型芯中;S6:平稳取出,进行检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及整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柱之间为精配合,配合间隙0.2mm;所述浇口芯底部设计有粗细不一的凸缘,溢流柱插入上型芯的深度限位50mm。6.执行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整体组合方法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定座,其内部套接有更换箱;移动槽,其设置在限定座上,其内部固定滑动套设有动力车;执行机构,且滑动套设在限定座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砂型结构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延伸板,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光赵永征尚红标高守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