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86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含有满足特定要件的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电容器用膜等成型体。

技术介绍

[0002]4‑
甲基
‑1‑
戊烯聚合物与聚乙烯、聚丙烯相比,耐热性、透明性以及电特性等特性优异,因此广泛用于各种用途。具体而言,已知由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构成的电容器用膜。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4

甲基
‑1‑
戊烯(共)聚合物与4

甲基
‑1‑
戊烯

α

烯烃共聚物以特定比例配合而成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合物组合物,并且记载了由该组合物构成的中空成型体的透明性、耐热性、电特性、机械特性、均匀拉伸性、尺寸稳定性优异。
[0004]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由具有特定物性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得到的电容器用膜具有在高温、长期施加电压时电容下降率小且介电损耗特性稳定的电特性。
[0005]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包含特定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合物和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B)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组合物在具有透明性和刚性的同时具备高耐冲击性,进而具有高耐热性。
[0006]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特定的4

甲基
‑1‑
戊烯系聚合物粒子能够在不损害高立构规整性和优异的耐热性等特性的情况下使其刚性降低、即提高柔软性。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99876号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11182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

162408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9/198694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4]电容器用膜为了适当地发挥保安功能,需要使膜彼此不会强力粘连,要求适当地控制表面粗糙度。另外,电容器用膜如果表面粗糙度大,则存在介电特性恶化、或寿命变短等问题。
[0015]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等仍无法获得满足能够适用于电容器用途的特性(例如电特性、耐热性、拉伸性)以及将表面粗糙度抑制得小这两者的膜。
[0016]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其能够获得具备耐热性等特性并且表面粗糙度小、平滑的膜,能够合适地用于电容器用膜等成型体。
[001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以特定比例包含2种特定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9]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以下[1]~[7]。
[0020][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满足下述要件(A

a)~(A

d)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A)和满足下述要件(B

a)~(B

d)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B),并且满足下述要件(1)和(2)。
[0021](A

a)来源于4

甲基
‑1‑
戊烯的构成单元的量(U1)为80.0~99.9摩尔%,来源于选自碳原子数2~20的直链状α

烯烃中的至少1种的构成单元的总量(U2)为20.0~0.1摩尔%(其中,将前述U1与前述U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
[0022](A

b)在135℃的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A
为0.5~5.0dL/g。
[0023](A

c)在通过检测部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交叉分级色谱装置(CFC)来测定前述共聚物(A)的情况下,在100~140℃的范围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
[0024](A

d)在通过前述CFC来测定前述共聚物(A)的情况下,100~140℃的范围的溶出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即分子量分布(Mw/Mn)为1.0~4.5。
[0025](B

a)来源于4

甲基
‑1‑
戊烯的构成单元的量(U3)为20.0~98.0摩尔%,来源于选自碳原子数2~20的直链状α

烯烃中的至少1种的构成单元的总量(U4)为80.0~2.0摩尔%(其中,将前述U3与前述U4的合计设为100摩尔%)。
[0026](B

b)在135℃的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B
为2.0~8.0dL/g。
[0027](B

c)在通过检测部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交叉分级色谱装置(CFC)来测定前述共聚物(B)的情况下,在0℃以上且小于100℃的范围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
[0028](B

d)在通过前述CFC来测定前述共聚物(B)的情况下,0℃以上且小于100℃的范围的溶出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即分子量分布(Mw/Mn)为1.0~7.0。
[0029](1)将前述共聚物(A)与(B)的含量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前述共聚物(A)的含量为5~95质量份,前述共聚物(B)的含量为95~5质量份。
[0030](2)从前述要件(B

a)中记载的U4(摩尔%)减去前述要件(A

a)中记载的U2(摩尔%)的值(U4

U2)为0摩尔%以上、6.5摩尔%以下。
[0031][2]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在将前述共聚物(A)与共聚物(B)的含量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前述共聚物(A)的含量为5质量份以上且小于50质量份,前述共聚物(B)的含量大于50质量份且为95质量份以下。
[0032][3]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前述共聚物(A)和(B)中的直链状α

烯烃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0~20的直链状α

烯烃。
[0033][4]一种成型体,其包含[1]~[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满足下述要件(A

a)~(A

d)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A)和满足下述要件(B

a)~(B

d)的4

甲基
‑1‑
戊烯共聚物(B),并且满足下述要件(1)和(2),(A

a)来源于4

甲基
‑1‑
戊烯的构成单元的量U1为80.0~99.9摩尔%,来源于选自碳原子数2~20的直链状α

烯烃中的至少1种的构成单元的总量U2为20.0~0.1摩尔%,其中,将所述U1与所述U2的合计设为100摩尔%;(A

b)在135℃的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
A
为0.5~5.0dL/g;(A

c)在通过检测部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交叉分级色谱装置CFC来测定所述共聚物(A)的情况下,在100~140℃的范围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A

d)在通过所述CFC来测定所述共聚物(A)的情况下,100~140℃的范围的溶出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即分子量分布Mw/Mn为1.0~4.5,(B

a)来源于4

甲基
‑1‑
戊烯的构成单元的量U3为20.0~98.0摩尔%,来源于选自碳原子数2~20的直链状α

烯烃中的至少1种的构成单元的总量U4为80.0~2.0摩尔%,其中,将所述U3与所述U4的合计设为100摩尔%;(B

b)在13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原彰太田中正和佐佐木丰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