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75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其包括:树脂基片,树脂基片的折射率为1.60;浸涂于树脂基片表面的有机硅膜层;镀制于有机硅膜层表面的增透膜层,增透膜层包括叠加的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第一膜层组包括叠加的二氧化硅膜层与三氧化二铝膜层,第二膜层组包括五氧化三钛膜层与氧化锌膜层;镀制于增透膜层表面的光致变色膜层;以及涂覆于光致变色膜层表面的防水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1.60折射率树脂基片上镀制包含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的增透膜层,提高镜片杂散光、强光的减反射效果,光致变色膜层增强光致变色效果,完成护目驾驶使用。完成护目驾驶使用。完成护目驾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


[0001]本技术属于变色镜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致变色镜片本身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不仅可以作为视力矫正及遮阳的两用眼镜,还可以作为防护镜、时装镜、汽车驾驶专用镜等。
[0003]光致变色镜片,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是一种可以代替太阳镜的黑色墨镜,浓黑的镜片可以挡住耀眼的光芒,防止强光的直射,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光致变色镜片又变得和普通镜片一样,透明无色,在弱光和强光的过渡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变色镜片不仅能随着光线的强弱变暗变明,还能吸收对人眼有害的紫外线。超过90%的与紫外线辐射相关的皮肤癌都发生在颈部以上区域,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中会造成眼皮和眼睛周围发生皮肤癌,除了皮肤癌,紫外线辐射还会提高发生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眼部问题的机率,并破坏免疫系统,光致变色镜片可减少紫外线带来的这些损伤。光致变色镜片适合长期在野外工作或者在高原、雪地工作的人员,可以当作护目镜,因为在雪地、高山、水面这些场合紫外线的强度比一般场合的紫外线要强得多,对眼睛的伤害特别严重,同时处在这些场合下的人又要保证眼睛有足够的清晰度,这时光致变色镜片正好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0004]然而目前光致变色镜片对于1.60折射率的镜片,在杂散光,强光上不具较强的减反射效果,增透性较弱,因此,目前急需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通过在1.60折射率树脂基片上镀制包含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的增透膜层,提高镜片杂散光、强光的减反射效果,光致变色膜层增强光致变色效果,完成护目驾驶使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其包括:树脂基片,树脂基片的折射率为1.60;
[0007]浸涂于树脂基片表面的有机硅膜层;
[0008]镀制于有机硅膜层表面的增透膜层,增透膜层包括叠加的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第一膜层组包括叠加的二氧化硅膜层与三氧化二铝膜层,第二膜层组包括五氧化三钛膜层与氧化锌膜层;
[0009]镀制于增透膜层表面的光致变色膜层;以及
[0010]涂覆于光致变色膜层表面的防水膜层。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膜层组厚度为70nm

120nm;第二膜层组厚度为50nm

100nm。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增透膜层设置有3层第一膜层组和2层第二
膜层组,且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相互交错层叠。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光致变色膜层和防水膜层之间还设置有防蓝光膜层。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光致变色膜层和防水膜层之间还设置有抗紫外线膜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6]通过在1.60折射率树脂基片上镀制包含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的增透膜层,提高镜片杂散光、强光的减反射效果,光致变色膜层增强光致变色效果,完成护目驾驶使用。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树脂基片10,有机硅膜层20,增透膜层30,第一膜层组31,第二膜层组32,二氧化硅膜层41,三氧化二铝膜层42,五氧化三钛膜层43,氧化锌膜层44,光致变色膜层50,防水膜层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3]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示意图。
[0024]如图所示,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其包括:树脂基片10,树脂基片10的折射率为1.60;浸涂于树脂基片10表面的有机硅膜层20;镀制于有机硅膜层20表面的增透膜层30,增透膜层30包括叠加的第一膜层组31和第二膜层组32,第一膜层组31包括叠加的二氧化硅膜层41与三氧化二铝膜层42,第二膜层组32包括五氧化三钛膜层43与氧化锌膜层44;镀制于增透膜层30表面的光致变色膜层50;以及涂覆于光致变色膜层50表面的防水膜层60。
[0025]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树脂基片10由树脂单体在模具内固化而成,并具备1.60的折射率。有机硅膜层20涂覆于树脂基片10的表面,用于形成致密的硬化层,提高镜片的硬度。增透膜层30采用离子枪真空溅射,镀覆于有机硅膜层20表面,具体分为第一膜层组31和第二膜层组32,两者层叠,提高镜片的减反射效果。
[0026]其中,第一膜层组31包括二氧化硅膜层41与三氧化二铝膜层42,第二膜层组32包括五氧化三钛膜层43与氧化锌膜层44,其中第一膜层组31为低折射膜层,第二膜层组32位高折射率膜层组,两者配合,能够不断反射杂散光、强光,提高镜片减反射效果,增透效应。
[0027]光致变色膜层50镀制于增透膜层30表面,实现光致变色,满足户外使用。防水膜层
60则采用疏水效果好的膜层,可为氟化物膜层,防水防雾效果好。
[0028]优选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膜层组31厚度为70nm

120nm;第二膜层组32厚度为50nm

100nm,借此保证需要的折射率。
[0029]进一步地,增透膜层31设置有3层第一膜层组31和2层第二膜层组32,且第一膜层组31和第二膜层组32相互交错层叠,即首先镀制第一膜层组31,然后交替第二膜层组32,然后再次镀制,最终形成5层膜层,保证足够的增透减反射效果。
[0030]另外,本技术的光致变色膜层50和防水膜层60之间还设置有防蓝光膜层,防止蓝光辐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致变色膜层50和防水膜层60之间还设置有抗紫外线膜层,减小紫外线辐射。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1.60折射率树脂基片上镀制包含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的增透膜层,提高镜片杂散光、强光的减反射效果,光致变色膜层增强光致变色效果,完成护目驾驶使用。
[003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片,所述树脂基片的折射率为1.60;浸涂于所述树脂基片表面的有机硅膜层;镀制于所述有机硅膜层表面的增透膜层,所述增透膜层包括叠加的第一膜层组和第二膜层组,所述第一膜层组包括叠加的二氧化硅膜层与三氧化二铝膜层,所述第二膜层组包括五氧化三钛膜层与氧化锌膜层;镀制于所述增透膜层表面的光致变色膜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光致变色膜层表面的防水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60折射率光致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膜层组厚度为70n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视悦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