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71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控制器、依次物料连接的驱动机构、冷压机构、热压机构和收料框,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冷压机构包括依次由上至下平行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一、第二压辊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且可调的第一间距,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第二压辊同步且反向旋转;热压机构包括依次由上至下平行的第三压辊、第四压辊,第三、第四压辊之间具有供板料通过且可调的第二间距,驱动机构驱动第三、第四压辊同步且反向旋转;热压机构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加热第三压辊的第一加热装置和用于加热第四压辊的第二加热装置,实现了冷压与热压的集成设计,减少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背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片状材料的背胶都是卷对卷先进行背胶再进行收料,而其中厚料的背胶方式都是需要先用过朔机进行冷覆,后再用快压机器进行假压,每PNL进行重复性动作,费时费力,容易出现厚度为2.0

及以上的厚料过胶不紧,从而对过朔机、快压机造成损害,且需要作业员操作过塑机和快压机两种设备依次进行两道工艺流程,效率较低。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厚料背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其具有厚料背胶效率高的效果。
[0005]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控制器、驱动机构、冷压机构、热压机构和收料框,所述冷压机构、所述热压机构、所述收料框依次物料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7]所述冷压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第二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具有可供板料通过且可调节的第一间距,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同步且反向旋转;
[0008]所述热压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所述第三压辊位于所述第四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三压辊与所述第四压辊之间具有可供板料通过且可调节的第二间距,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压辊、所述第四压辊同步且反向旋转;
[0009]所述热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三压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四压辊。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热压机构物料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压辊接触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压辊之间具有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不大于所述板料的厚度且可供所述板料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速度与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的线速度相等。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主轴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从动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主轴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转动主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0012]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一转动主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压辊的旋转方向相反。
[00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栏和第二限位栏,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栏与所述第二限位栏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均高于所述第一限位栏、所述第二限位栏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栏、所述第二限位栏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所述板料宽度的一半。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螺杆和第二限位螺杆,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压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螺杆一端可转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压辊连接,另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限位螺杆一端可转动地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压辊连接,另一端凸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
[0015]旋转所述第一限位螺杆时,所述第一压辊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压辊,旋转所述第二限位螺杆时,所述第一压辊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压辊。
[001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靠近所述第四安装座的一侧竖直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四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四压辊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三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压辊的上端边沿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7]所述第三压辊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可滑动地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安装座可滑动地固定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嵌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三安装座可滑动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嵌入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四安装座可滑动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辊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001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三压辊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用于监测所述第四压辊的温度。
[002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压机构、所述收料框物料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四压辊的上端边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速度与所述第四压辊的线速度相等。
[002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料框包括底板和限位框,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底板具有首位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边位于所述第三边上方;
[0022]所述限位框包括依次连接且竖向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板料依次经过冷压机构、热压机构的挤压作用被输送至收料框,冷压机构包括平
行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具有可供板料通过且可调节的第一间距,板料可从第一间距通过并被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挤压,可通过调节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料,尤其是厚度较大的板料,板料为板材与覆盖膜未完全贴合的材料,如FPC板+覆盖膜,通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挤压,使得板材与覆盖膜的贴更加紧密,可消除覆盖膜与板材之间的气泡,实现板料的冷裱以及排气;
[0025]热压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第三压辊与第四压辊之间具有可供板料通过且可调节的第二间距,经过冷压机构挤压之后的板料可从第二间距通过并被第三压辊与第四压辊挤压,可通过调节第三压辊与第三压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料或满足不同的挤压工艺需求,第一加热装置可加热第三压辊,第二加热装置可加热第四压辊,可分别将第三压辊、第四压辊调节至合适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的热压工艺需求,便于精准控制热压过程的温度,本方案的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实现了冷压与热压的集成设计,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控制器、驱动机构、冷压机构、热压机构和收料框,所述冷压机构、所述热压机构、所述收料框依次物料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冷压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第二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具有可供板料通过且可调节的第一间距,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同步且反向旋转;所述热压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所述第三压辊位于所述第四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三压辊与所述第四压辊之间具有可供板料通过且可调节的第二间距,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压辊、所述第四压辊同步且反向旋转;所述热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三压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四压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穿过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热压机构物料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压辊接触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压辊之间具有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不大于所述板料的厚度且可供所述板料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速度与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的线速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的第一转动主轴和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从动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主轴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转动主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一转动主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一压辊的旋转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栏和第二限位栏,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栏与所述第二限位栏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均高于所述第一限位栏、所述第二限位栏的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栏、所述第二限位栏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所述板料宽度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板料背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螺杆和第二限位螺杆,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压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螺杆一端可转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林云峰王金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安旭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