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反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66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力反馈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力反馈装置,包括:底座;工作体,工作体包括按键组件以及设置于按键组件的工作面,工作体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于底座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转动设置于底座且与工作面相对设置;以及,传动结构,传动结构设置于工作面且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沿工作面延伸并且固定于工作面的两端;驱动组件驱动传动结构调节工作面绕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以响应按键组件上的触摸或按压操作产生力反馈。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的传动轴正反向转动带动传动结构实现按键的力反馈效果,整体空间紧凑,摩擦阻力小,体验效果良好。体验效果良好。体验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力反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力反馈
,尤其涉及一种力反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各类操作手柄,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的发展,用户对使用外接设备时的感官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相关技术的各类手柄或者外设上的扳机与按键直接连接,不能根据不同的游戏场景进行调整,有一些也仅仅是提供一定的振动反馈,难以给用户良好的游戏体验,不能够给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力反馈作为触觉反馈中一个重要特性随着不同电子设备的发展,尤其是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演进,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
[0004]然而,相关技术的力反馈装置布局空间大,摩擦力大,反馈力控制效果差,不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力反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空间紧凑、摩擦阻力小、惯量小、反馈力平滑可控及用户体验效果佳的力反馈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工作体,所述工作体包括按键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组件的工作面,所述工作体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工作面相对设置;以及,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工作面延伸并且固定于所述工作面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结构调节所述工作面绕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以响应所述按键组件上的触摸或按压操作产生力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为连接带或连接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的相对两端包括第一端部止动面和第二端部止动面,所述传动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止动面和所述第二端部止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的驱动单元和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工作面相对设置;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传动结构调节所述工作面转动,以响应所述按键组件上的触摸或按压操作产生力反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环绕所述传动轴的线圈、分别连接于所述线圈的两端的两个无支撑传动部、以及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无支撑传动部的两个支撑传动部,两个所述支撑传动部的末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部止动面和所述第二端部止动面;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带动所述线圈收缩,用以调节两个所述支撑传动部的末端的所述第一端部止动面和所述第二端部止动面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形成驱动面,所述驱动面接触设置于所述线圈内,所述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驱动面带动所述线圈移动,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无支撑传动部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力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和由所述按键本体的周侧延伸形成的按键,所述工作面具有弧形外周且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所述按键本体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童蒋亮谢兵西蒙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开泰声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