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56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包括高位水箱、混合量筒、搅拌器电箱、试验段主回路、试验段支路、固液分离器、接收水箱、试验水箱,高位水箱下方连接注水管段,注水管段位于混合量筒内部,混合量筒内部设置蝶形搅拌器,蝶形搅拌器连接搅拌器电箱,混合量筒外部自上而下1/3至2/3处设置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混合量筒的底部连接试验段支路,试验段支路连接试验段主回路,试验段主回路上设置试验水箱、固液分离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个系统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固液混合容器中的液位监测,水位自动化调节,自动化装填固体物料,固液均匀混合,固液定向输运,分离固体收集等功能,从而达到准确测量,精准调控目的。精准调控目的。精准调控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宽流量下固体颗粒分离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固液分离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非均相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大量的社会生产包括化工、轻工、制药、矿山、冶金、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对固液分离工艺的需求。对于固液分离的试验探索成为生产流程优化的必经之路,而设计合理的固液混合试验装置则是开展固液分离试验的必要前提。现行的固液分离试验回路很多,但其普遍存在固液混合装置难以实现均匀混合的问题,进而导致试验时存在固相不均匀,难以连续供应的问题。
[0003]由于固液分离的影响因素很多,且有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因此往往需要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最终确定固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目前,针对固液分离开展的试验研究较多,在专利和文献中也公开了一些固液分离试验装置,但主要以单一形式的试验装置为主,自动化程度较弱,适用范围有限,可能无法完成轴向的均匀混合,使得固体无法被连续的送入试验回路之中。且当液固混合物质混合后,无法实时确定混合后液体的含固量并根据试验需求增大或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以进行宽流量下不同颗粒密度、颗粒尺寸、固液混合物浓度的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高位水箱、混合量筒、搅拌器电箱、试验段主回路、试验段支路、固液分离器、接收水箱、试验水箱,高位水箱下方连接注水管段,注水管段位于混合量筒内部,混合量筒内部设置蝶形搅拌器,蝶形搅拌器连接搅拌器电箱,混合量筒外部自上而下1/3至2/3处设置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所述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包括固体颗粒箱,固体颗粒箱侧边连接风机,固体颗粒箱的支路连接水位信号处理器,后向上连接升降机,混合量筒的底部连接试验段支路,安装有支路阀门和支路循环水泵的试验段支路连接试验段主回路,试验段主回路上设置试验水箱、固液分离器,试验水箱底部经主回路阀门、主回路循环水泵汇同试验段支路连接固液分离器,接收水箱里设置固体捕集箱,固液分离器出水口深入至固体捕集箱,接收水箱底部经分离阀门、分离循环水泵连接试验水箱。
[0007]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
[0008]1、混合量桶自下而上1/3至2/3处接有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所述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布置包括直接接入混合量筒的浮漂传动装置,浮漂传动装置左侧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信号处理器相连,注水管段上设置信号调节阀门,压力信号处理
系统与信号调节阀门连接。
[0009]2、升降机带动固体颗粒箱移动,风机使固体颗粒箱的固体加入口的高度始终高于混合量筒的液位并保持相对于液位的恒定高度,使得固体颗粒加入时,处于液面之上。
[0010]3、压力信号处理器通过收集处理压力信号得到下泄水流量以及液位变化信息,并依此采用电信号调节信号调节阀门开度,以调节注水流量,防止因水位过低使得空气被吸入回路,同时防止因水位过高,注水无法将固体冲击至底部区域,轴向搅浑作用不足;当超过浮漂传动装置工作范围超出阈值,信号调节阀门关闭,停止注水。
[0011]4、蝶形搅拌器包括沿轴向分布的三个球体,三个球体独立转动。
[0012]5、试验段支路与试验段主回路采取可拆卸渐缩渐扩段相连。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4](1)创新性的实现了宽流量下,不同密度尺寸颗粒在轴向与径向均匀混合及连续输送。
[0015](2)创新性的实现了对于液位的实时跟踪,通过对固体颗粒加入高度位置的自动化控制,保持固体颗粒加入位置始终为液面处,避免气相的进入。
[0016](3)本方案通过调整风机的功率,控制单位时间加入混合容器的固体颗粒量,结合液相下泄流量的自动控制,实现对于混合物含固率的控制。
[0017](4)可实现液位的监测与自动调节,控制下泄流量。
[0018](5)对于被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可以实现颗粒的自动收集,携带的水可以送回至回路,保证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0019](6)采用激光计数器记录流动的固

液混合物中的固体流量,能够很便利的得到分离效率,含固率等试验参数。
[0020](7)试验段整体采用可视化设计,满足观察和高速摄影同步拍摄的需求,使试验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分析。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
[0023]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整体结构包括碟形搅拌器1、浮漂传动装置2、压力传感器3、压力信号处理器4、注水管段5、信号调节阀门6、搅拌器电箱7、高位水箱8、固体颗粒箱9、风机10、升降机11、水位信号处理器12、激光计数器13、填料通道14、浮漂15、混合量筒16、固体捕集箱17、接收水箱18、固液分离器20、填料泵23、试验水箱28、连接段32、滤网33、压力计29、30、涡街流量计19、31、循环水泵22、26以及循环回路相应的阀门组件21、24、25、27。
[0024]实验装置整体由高至低,高位水箱8下连接有注水管段5,注水管段5接有信号调节阀门6,注水段与混合量筒16相通,混合量桶16自下而上1/3至2/3处左右分别接有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所述的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布置从右至左为直接接入混合量筒16的浮漂传动装置2,浮漂传动装置2向左与压力传感器3接触,压力
传感器3向左与压力信号处理系统4相连,压力信号处理系统4向上与信号调节阀门6旁路连接,所述的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中固体颗粒箱9侧边连接风机10,另有一支路从左至右将传感器与水位信号处理器12连接,后向上连接升降机11,混合后的固液混合物经由阀门24,循环水泵23打入实验主回路,实验主回路水由实验水箱28经阀门25,循环水泵26与分支回路混合后送入分离器中,固体颗粒收集系统中固体捕集箱17上端连接固体分离口,固体捕集箱17整体被包容在接收水箱18中携带出的水经阀门21、循环水泵22送回实验水箱。主回路流量由涡街流量计31测量,分离器两端出入口压力由压力计29、30测量。
[0025]固体颗粒与液相在碟型搅拌器1旋转搅拌下实现在混合容器16内径向均匀分布,通过调节搅拌器的旋转速率,改变径向搅浑程度,混合容器16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碟形搅拌器1沿轴线方向分布有三个金属球体,球体周向分布螺旋形旋片。
[0026]通过控制阀门6开度,进而控制补水流量,实现混合量筒16内液位自动控制,完成轴向搅浑,防止因液位过高或过低导致颗粒无法加入或掺入空气,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包括浮漂传动装置2,其由球形空心浮漂、塑料制杆、及其连接的壁面传动装置组成,压缩杆件,由压缩块,钢制弹簧,钢制杆件组成,压力传感器3,由压力板,钢制弹簧,压力信号处理器,电路开关组成,液位在混合量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高位水箱、混合量筒、搅拌器电箱、试验段主回路、试验段支路、固液分离器、接收水箱、试验水箱,高位水箱下方连接注水管段,注水管段位于混合量筒内部,混合量筒内部设置蝶形搅拌器,蝶形搅拌器连接搅拌器电箱,混合量筒外部自上而下1/3至2/3处设置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所述固体颗粒自动化填料系统包括固体颗粒箱,固体颗粒箱侧边连接风机,固体颗粒箱的支路连接水位信号处理器,后向上连接升降机,混合量筒的底部连接试验段支路,安装有支路阀门和支路循环水泵的试验段支路连接试验段主回路,试验段主回路上设置试验水箱、固液分离器,试验水箱底部经主回路阀门、主回路循环水泵汇同试验段支路连接固液分离器,接收水箱里设置固体捕集箱,固液分离器出水口深入至固体捕集箱,接收水箱底部经分离阀门、分离循环水泵连接试验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混合量桶自下而上1/3至2/3处接有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所述液相自动化监测补水系统布置包括直接接入混合量筒的浮漂传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铭姜丁煜朱俊懿李佳明曾晓波侯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