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4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0~30g、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100~300g、三乙醇胺1~5g、柠檬酸钠1~5g,还公开了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得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2、制得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S3、制得有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建筑防水材料
,具体是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属于多孔性材料,多孔性材料的特点决定了孔隙对其渗透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除了孔隙,对混凝土渗透性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还有微裂缝。混凝土脆性大、养护早期容易收缩,这是混凝土固有的缺点。另外,由于温差等自然条件变化或者是载荷的作用,混凝土也会产生裂缝,而且由此产生的裂缝更大,引发的渗漏更加严重。这些裂缝还可以彼此连通,从而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渗透性。裂缝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拓宽,使侵蚀性的物质更容易渗入到混凝土内部。随着水的侵入,混凝土中作为水泥水化产物之一的Ca(OH)2会部分溶解并流失,同时也使得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更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需使用防水材料对混凝土进行防护。
[0003]根据防水材料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大致可分为有机聚合物类表面膜层封闭材料、渗透结晶型材料和有机硅类渗透型防水材料三类。有机聚合物类表面膜层封闭材料包括沥青、环氧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0~30g、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100~300g、三乙醇胺1~5g、柠檬酸钠1~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0g、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300g、三乙醇胺1g、柠檬酸钠3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5g、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300g、三乙醇胺3g、柠檬酸钠3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30g、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300g、三乙醇胺5g、柠檬酸钠1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20g、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250g、三乙醇胺5g、柠檬酸钠1g。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由硅烷偶联剂对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制得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2、由硬脂酸改性单体、苯乙烯、丙烯酸类单体制得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S3、由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三乙醇胺、柠檬酸钠制得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超声处理20 min,备用;将纳米二氧化硅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与乙醇水溶液混合超声振荡,高速剪切分散,再移入三口烧瓶中,机械搅拌,然后在相应的温度下,滴加备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保温反应4

6h;然后离心分离,固体物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制得硅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γ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60(γ

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5

0.10);反应温度为60

7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由异丁烯醇与硬脂酸反应制备硬脂酸改性单体;b、由s1得到的硬脂酸改性单体、苯乙烯、丙烯酸类单体制备硬脂酸改性苯丙乳液:所述s1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装有氮气通气玻璃空心管、温度计、分水器、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华卞荣兵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