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方法,属于生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稻胡麻叶斑病菌(Bipolaris oryzae)是水稻生产面临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
‑
30%,严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该病害分布于世界各地,孟加拉国曾因本病的流行,造成稻谷失收而引起灾荒。1949年以前,该病害在我国发生普遍且严重,南北稻区均有发生,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1]。通常认为水肥的缺乏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原因[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该病害的危害逐渐减轻。近年来,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该病害在我国主要水稻产区又出现严重为害的情况[1],再次进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野。
[0003]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水稻胡麻叶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侵染为害机制和绿色防控技术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例如,在机制研究方面,通过基因敲除、RNA干扰等技术手段解析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培养基的制备:取带壳的稻谷磨成粉状,加入水煮沸,过单层医用纱布,加入酵母浸粉,混匀后再加入15g琼脂粉,灭菌后待用;(2)病原菌的活化和培养:将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在米粉培养基上活化收获菌块,将菌块转移到新的米粉培养基上,培养5
‑
7天;待菌丝长满培养皿后,用灭菌的载玻片将培养基表面的菌丝全部刮除,并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分生孢子的洗脱:向培养皿中加入无菌水,然后将培养基表面的分生孢子刮涂下来;将刮涂的孢子液经过滤后制成悬浮液;收获分生孢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4)分生孢子进行持续洗脱:步骤(3)培养皿在刮凃12h后即可再次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可供洗脱,洗脱后置于相同环境下继续培养;每间隔24h可重复洗脱一次,每个培养皿共可重复洗脱7
‑
10次,并在第2次时达到产孢高峰。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取20g带壳的稻谷磨成粉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川,李详,马琳娜,梅馨月,杜飞,郭力维,刘屹湘,杨敏,朱书生,何霞红,朱有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