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槐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18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槐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称取槐米原料,加入8~10倍量饮用水,1.0%的硼砂,2.0%的亚硫酸钠,调pH为8~9,于沸水中进行搅拌提取;(2)过滤:趁热用滤布过滤;(3)结晶:调pH为4~5,冷却析出晶体;(4)水解:将3步的晶体加2%的稀硫酸,于沸水浴中水解;(5)结晶:冷却后析出,过滤得晶体,用水洗至中性,得结晶物;(6)干燥:将5步的结晶物于热风干燥,得槐米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碱提酸沉法加抗氧化剂,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产品质量,再水解芸香苷(芦丁)得到槲皮素含量≥98%的槐米提取物,产物得率≥20%。物得率≥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槐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槐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槐米(Flos Sophora Immaturus),是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未开放干燥的花蕾,具有凉血止血、清热泻火等功效。槐米的主要成分是槲皮素的芸香苷(芦丁),其槲皮素属于黄酮类物质,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从而治疗冠心病,还有降低血压、保护心肌缺血、降血脂、抗凝血功能、抗菌抗炎作用,此外,槲皮素还有中枢镇痛作用、增强记忆力和抗抑郁作用。
[0003]槐米作为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中材之一,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我国对于槐的药用发展过程中,槐实是最早被应用的部位,然后逐步扩展到了树皮、根部和附枝。《神农本草经》即为槐实属上品的最早出处,唐代《日华子本草》则最早记录了槐花的药用情况。
[0004]槐米因其含有丰富的芦丁、槲皮素等的黄酮类物质而被广泛开发应用。目前对槐米的研发应用涉及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领域。
[0005]槐米传统的提取方法大都是水提法、醇提法、碱提酸沉法,这些方法大都得率比较低,产物纯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槐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碱提酸沉法加抗氧化剂,即加入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并加入硼砂作为缓冲剂,以保护芸香苷结构上的邻二酚羟基,减少其氧化变质,可使其芸香苷的溶解度增加,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产品质量,再水解芸香苷(芦丁)得到槲皮素含量≥98%的槐米提取物,产物得率≥20%。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提取:称取槐米原料,加入8~10倍量饮用水,1.0%的硼砂,2.0%的亚硫酸钠,调pH为8~9,于沸水中进行搅拌提取;
[0010](2)过滤:趁热用滤布过滤;
[0011](3)结晶:调pH为4~5,冷却析出晶体;
[0012](4)水解:将3步的晶体加2%的稀硫酸,于沸水浴中水解;
[0013](5)结晶:冷却后析出,过滤得晶体,用水洗至中性,得结晶物;
[0014](6)干燥:将5步的结晶物于热风干燥,得槐米提取物。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用石灰水调pH为8~9。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搅拌提取的次数为2次,每次2h。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滤布的目数为200目。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用稀盐酸调pH。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稀硫酸的用量为40BV。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水解的时间为4h。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水为纯净水。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所述热风的温度为70~80℃。
[0023]一种槐米提取物,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时,加入硼砂不但能调节水溶液的pH,又能保护芸香苷分子中的邻二酚羟基不被氧化,保护邻二酚羟基不与钙离子结合,使芸香苷不损失。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入亚硫酸钠,主要是避免芦丁被氧化变质,起到抗氧化作用。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碱提酸沉法加抗氧化剂,即加入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并加入硼砂作为缓冲剂,以保护芸香苷结构上的邻二酚羟基,减少其氧化变质,可使其芸香苷的溶解度增加,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产品质量,再水解芸香苷(芦丁)得到槲皮素含量≥98%的槐米提取物,产物得率≥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1)提取:称取1000g槐米原料,加入8倍量饮用水,1.0%的硼砂,2.0%的亚硫酸钠,用石灰水调pH为8,于沸水中进行搅拌提取2次,每次2h;
[0032](2)过滤:趁热用200目滤布过滤;
[0033](3)结晶:用稀盐酸调pH为4,冷却析出晶体;
[0034](4)水解:将3步的晶体加40BV 2%的稀硫酸,于沸水浴中水解4h;
[0035](5)结晶:冷却后析出,过滤得晶体,用纯净水洗至中性,即为槲皮素结晶物;
[0036](6)干燥:将5步的结晶物于70~80℃热风干燥,得槐米提取物;
[0037](7)检测:收集产物送检,槐米提取物中的槲皮素含量为98.2%,产物得率为20%。
[0038]实施例2
[0039]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1)提取:称取1000g槐米原料,加入9倍量饮用水,1.0%的硼砂,2.0%的亚硫酸钠,用石灰水调pH为8.5,于沸水中进行搅拌提取2次,每次2h;
[0041](2)过滤:趁热用200目滤布过滤;
[0042](3)结晶:用稀盐酸调pH为4.5,冷却析出晶体;
[0043](4)水解:将3步的晶体加40BV 2%的稀硫酸,于沸水浴中水解4h;
[0044](5)结晶:冷却后析出,过滤得晶体,用纯净水洗至中性,即为槲皮素结晶物;
[0045](6)干燥:将5步的结晶物于70~80℃热风干燥,得槐米提取物;
[0046](7)检测:收集产物送检,槐米提取物中的槲皮素含量为98.5%,产物得率为20.5%。
[0047]实施例3
[0048]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1)提取:称取1000g槐米原料,加入10倍量饮用水,1.0%的硼砂,2.0%的亚硫酸钠,用石灰水调pH为9,于沸水中进行搅拌提取2次,每次2h;
[0050](2)过滤:趁热用200目滤布过滤;
[0051](3)结晶:用稀盐酸调pH为5,冷却析出晶体;
[0052](4)水解:将3步的晶体加40BV 2%的稀硫酸,于沸水浴中水解4h;
[0053](5)结晶:冷却后析出,过滤得晶体,用纯净水洗至中性,即为槲皮素结晶物;
[0054](6)干燥:将5步的结晶物于70~80℃热风干燥,得槐米提取物;
[0055](7)检测:收集产物送检,槐米提取物中的槲皮素含量为98%,产物得率为20.4%。
[0056]对比例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称取槐米原料,加入8~10倍量饮用水,1.0%的硼砂,2.0%的亚硫酸钠,调pH为8~9,于沸水中进行搅拌提取;(2)过滤:趁热用滤布过滤;(3)结晶:调pH为4~5,冷却析出晶体;(4)水解:将3步的晶体加2%的稀硫酸,于沸水浴中水解;(5)结晶:冷却后析出,过滤得晶体,用水洗至中性,得结晶物;(6)干燥:将5步的结晶物于热风干燥,得槐米提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石灰水调pH为8~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搅拌提取的次数为2次,每次2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槐米提取物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