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晓鸣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滚筒及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82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滚筒,滚筒可沿其周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上,滚筒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气体导出机构具有第一外壳体、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第一外壳体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且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孔,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一开孔的孔壁上,第二隔板位于第一外壳体内、且将第一外壳体内部划分为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空间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空间连通。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刷设备,包括上述的印刷滚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刷滚筒及印刷设备,可使得印刷滚筒所适用场景较多。场景较多。场景较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滚筒及印刷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印刷设备
,尤其涉及印刷设备中的送纸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滚筒及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印刷滚筒多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20010763.X”的中国专利申请记载的吸风式滚筒,或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20010764.4”的中国专利申请记载的吸风式滚筒。
[0003]在此种印刷滚筒中,滚筒内设有两个腔室(即上述中国专利申请中记载的吸风空腔),两个腔室相互独立且均通过设置在滚筒表面上的开口与滚筒外部连通。然而,由于此种印刷滚筒只具有一个出气口,两个腔室只能在滚筒转动时交替使用这一个出气口,导致两个腔室无法同时吸附纸张,且无法仅使用两个腔室中的一者,致使该种印刷滚筒所适用场景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滚筒及印刷设备,在印刷滚筒中的滚筒具有两个腔室的情况下,可使得两个腔室能够同时使用,以及可仅使用两个腔室中的任一者,从而使得该种印刷滚筒所适用场景较多。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滚筒,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滚筒,第一气体导出机构,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沿滚筒轴线相对设置在滚筒两侧;滚筒可沿其周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上,滚筒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均通过设置在滚筒表面上的开口与滚筒外部连通;第一气体导出机构具有第一外壳体、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第一外壳体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且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孔,第一隔板可沿滚筒周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孔的孔壁上,第二隔板位于第一外壳体内、且将第一外壳体内部划分为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第二隔板远离第一隔板一侧的第二空间,第一外壳体还设有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以及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隔板与第一空间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后贯穿第二隔板与第二空间连通。
[0006]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刷设备,包括上述的印刷滚筒。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滚筒及印刷设备,在印刷滚筒中,第一腔室经由第一管道与第一空间连通,如此,可通过抽气装置与第一吸气口连接,以经由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抽取第一空间、第一管道以及第一腔室内的气体,此时,滚筒外表面位于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开口处有纸张时,纸张盖合位于滚筒外表面上且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开口,使得第一腔室在抽气装置的作用下形成负压,从而使得纸张被吸附在滚筒外表面位于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开口处;第二腔室经由第二管道与第二空间连通,如此,可通过抽气装置与第二吸气口连接,以经由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抽取第二空间、第二管道以及第二腔室
内的气体,此时,滚筒外表面位于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开口处有纸张时,纸张盖合位于滚筒外表面上且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开口,使得第二腔室在抽气装置的作用下形成负压,从而使得纸张被吸附在滚筒外表面位于与第二腔室连通的开口处。
[0008]如此一来,当需同时使用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时,可通过抽气装置与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均连接,且使得既经由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抽取第一空间、第一管道以及第一腔室内的气体,也经由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抽取第二空间、第二管道以及第二腔室内的气体;而当需仅使用第一腔室时,可通过抽气装置仅经由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抽取第一空间、第一管道以及第一腔室内的气体,此时,抽气装置可仅与第一吸气口连接,当然,抽气装置也可与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均连接,但抽气装置不经由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抽取第二空间、第二管道以及第二腔室内的气体;而当需仅使用第二腔室时,可通过抽气装置仅经由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抽取第二空间、第二管道以及第二腔室内的气体,此时,抽气装置可仅与第二吸气口连接,当然,抽气装置也可与第一吸气口以及第二吸气口均连接,但抽气装置不经由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抽取第一空间、第一管道以及第一腔室内的气体。从而使得两个腔室(即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能够同时使用,以及可仅使用两个腔室中的任一者(即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进而使得该种印刷滚筒所适用场景较多。
[0009]此外,通过第一隔板可沿滚筒周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孔的孔壁上,可使得在滚筒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管道乃至于第一隔板沿滚筒周向转动,从而避免第一管道在滚筒转动时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供的印刷滚筒沿其轴向剖切的剖视图;
[0011]图2为沿图1中E-E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0012]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0013]第一固定件110;
[0014]第二固定件120;
[0015]滚筒130,第一腔室131,第二腔室132,开口133;
[0016]第一气体导出机构140,第一外壳体141,第一隔板142,第二隔板143,第一开孔144,第一空间145,第二空间146,第一吸气口147,第二吸气口148;
[0017]第一管道150;
[0018]第二管道1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由
技术介绍
可知,在相关技术的印刷滚筒中,滚筒内设有两个腔室(即上述中国专利申请中记载的吸风空腔),两个腔室相互独立且均通过设置在滚筒表面上的开口与滚筒外部连通。然而,由于此种印刷滚筒只具有一个出气口,两个腔室只能在滚筒转动时交替使用这一个出气口,导致两个腔室无法同时吸附纸张,且无法仅使用两个腔室中的一者,致使该种印刷滚筒所适用场景较少。
[0020]对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印刷滚筒,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滚筒,
第一气体导出机构,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沿滚筒轴线相对设置在滚筒两侧;滚筒可沿其周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上,滚筒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均通过设置在滚筒表面上的开口与滚筒外部连通;第一气体导出机构具有第一外壳体、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第一外壳体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且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孔,第一隔板可沿滚筒周向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孔的孔壁上,第二隔板位于第一外壳体内、且将第一外壳体内部划分为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第二隔板远离第一隔板一侧的第二空间,第一外壳体还设有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以及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隔板与第一空间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后贯穿第二隔板与第二空间连通。
[0021]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设计的印刷滚筒中,第一腔室经由第一管道与第一空间连通,如此,可通过抽气装置与第一吸气口连接,以经由与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抽取第一空间、第一管道以及第一腔室内的气体,此时,滚筒外表面位于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开口处有纸张时,纸张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滚筒,第一气体导出机构,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滚筒轴线相对设置在所述滚筒两侧;所述滚筒可沿其周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滚筒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第二腔室均通过设置在所述滚筒表面上的开口与所述滚筒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气体导出机构具有第一外壳体、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外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且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隔板可沿所述滚筒周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壁上,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将所述第一外壳体内部划分为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隔板一侧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外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吸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后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隔板处的部分与所述滚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处的部分可沿所述滚筒周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可沿所述滚筒周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道;所述滚筒内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均独立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通过设置在所述滚筒表面上的开口与所述滚筒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气体导出机构还具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滚筒轴线依次设置,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将所述第一空间划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鸣刘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杨晓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