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72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布置结构,属于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烧结机体,所述的烧结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烟气循环管道,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有多管除尘器,多管除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锅炉,锅炉的输出端设置有余热风机,余热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混风器,混风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混合烟气管道,混合烟气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有混合烟气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气循环管道布置简单,有效降低了风管跨度和总长度,降低建设成本,机尾风箱取热风后经过锅炉,先进行余热回收,再与环冷机的输出热风混合后,进入烧结机料面,即可实现烟气循环烧结,能够充分利用烧结机尾烟气热量,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烧结烟气循环利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烧结的烟气循环利用现有主要工艺流程一般是取机头和机尾各几个风箱支管的热风以及环冷机第三段热风进行混合后,再用于烧结烟气循环。
[0003]这种烟气循环利用取风流程由于取了烧结机头和机尾的热风,风管跨度较长,在烧结主厂房内布置管道相对来说比较麻烦,而且管道较长也容易引起管道积灰。同时由于机尾风箱热风风温较高,机头风箱热风风温较低,此种方式的烟气循环利用主要考虑的是取热风量,而没有考虑有效利用烧结机尾热风热量,既布置较繁琐,还不利烧结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布置结构,本技术烟气循环管道布置简单,管道长度短,可有效减少管道积灰,有效降低了风管跨度和总长度,降低建设成本和布置难度,机尾风箱取热风后经过锅炉,先进行余热回收,然后再与环冷机的输出热风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布置结构,包括烧结厂房(1),烧结厂房(1)内设置有烧结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机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烟气循环管道(4),烧结机体(2)的底部设置有烧结风箱支管(21),烧结风箱支管(21)的管路上连接有三通风管(5),三通风管(5)的管身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口(51)、第二通口(52)和第三通口(53),第一通口(51)、第二通口(52)和第三通口(53)的端口上均设置有蝶阀(54),三通风管(5)通过第一通口(51)与烧结风箱支管(21)连接,三通风管(5)的第二通口(52)与烟气循环管道(4)连接;所述的烟气循环管道(4)的输出端连接有多管除尘器(7),多管除尘器(7)的输出端连接有锅炉(8),锅炉(8)的输出端设置有余热风机(9),余热风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混风器(10),混风器(10)的输出端连接有混合烟气管道(11),混合烟气管道(11)的输出端连接有混合烟气支管(12);所述的烧结厂房(1)的一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