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4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具有:框体,其在设于内部的电子部件收纳室内收纳有电子部件和印刷线路板、发热部件等;散热器,其将由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密封结构的通道,其形成为包围所述电子部件收纳室的周边部;吸气孔,其设于所述通道的一端侧,且向所述通道内吸入外气;排气孔,其设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侧,且排出所述通道内的空气;冷却风扇,其设于所述通道的途中;散热器,其设于所述通道内,且通过散热片将内部划分成多个通路,在所述散热器的外侧面安装有所述发热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框体内设有发热部件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例如框体内设有电源装置等发热部件的电子设备中,当由发热部件产生的热充满框体内时,框体内形成高温,产生使设于框体内的其它电子部件的性能降低,或破损等问题。因此,目前为了将由发热部件产生的热散热,使框体内不构成高热,采取有对策。另外,作为将由发热部件产生的热有效地散热的方法,目前有在发热部件上安装具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扩大散热面积,提高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例如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在设于屋外使用的屋外规格的例如太阳能转换器(ソ-ラインバ-タ)这样的电子设备中,由于在框体内多设置发热部件,故仅在发热部件上安装散热器,不能得到充分的散热效果。因此,目前,所谓散热器是指,分别设置冷却风扇,通过利用冷却风扇使外气向框体内流通,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33980号公报但是,现有的散热器为利用铝等热传导率高的金属形成的平板部和在平板部的一侧面上突设多个风扇的结构,散热面仅为平板部的两面和各散热片的两面,各散热器的前端部侧的面不能作为散热面起作用。因此,在多使用太阳能转换器这种发热部件的电子设备的散热上使用散热器时,由于需要使散热器大型,增大散热面积,故存在不能使电子设备小型化等问题。另外,在设于屋外使用的屋外规格的电子设备中,通过IP54、IP55等规格寻求防尘、防滴结构,但在框体的局部设置冷却风扇,通过利用冷却风扇使外气向框体内流通进行发热部件的散热的电子设备的情况,由于冷却风扇将尘埃和雨水等吸入框体内,故也存在难以采用防尘、防滴结构等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是为改进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提高散热效果,且容易地适用防尘、防滴结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具有框体,其在设于内部的电子部件收纳室内收纳有电子部件或印刷线路板、发热部件等;散热器,其将由发热部件产生的热散热,其特征在于,具有气体密封结构的通道,其形成为包围电子部件收纳室的周边部;吸气孔,其设于通道的一端侧,且向通道内吸入外气;排气孔,其设于通道的另一端侧,且排出通道内的空气;冷却风扇,其设于通道的途中;散热器,其设于通道内,且通过散热片将内部划分成多个通路,在散热器的外侧面安装有发热部件。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冷却风扇吸入通道内的外气大约全部在散热器内流通,进行安装于散热器的发热部件的散热,因此,有效地进行发热部件的散热,同时,不会发生从发热部件产生的热使电子部件收纳室内形成高温的情况,因此,可预先防止由于热量造成收纳于电子部件收纳室内的电子部件的性能降低或破损。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由于具有包围电子部件收纳室周边部而形成的气体密封结构的通道,故尘埃和雨水不会被冷却风扇吸入电子部件收纳室内,而形成优良的防尘、防滴结构。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中,包围电子部件收纳室的左右和上部三边而设置隔壁,在框体的两侧板及上面板与隔壁之间形成气体密封结构的通道,同时,在框体一侧的侧板下部形成有吸气孔,在另一侧的侧板下部形成有所述排气孔。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可通过隔壁阻止吸入通道内的尘埃和雨滴等侵入电子部件收纳室内,故可容易地得到适应于不同规格的防尘、防滴结构的电子设备,同时,由于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从吸气孔或排气孔分开,且比位于其上方位置,故从吸气孔或排气孔侵入的尘埃和雨滴不会污染散热器和冷却风扇,或者不损害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中,将散热器形成多边筒状,将散热器的筒状部的一侧面安装在框体侧,在剩下的多个面安装有发热部件。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除散热器的安装面之外的全部侧面构成散热面,故即使是在框体内设有多个发热部件的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在散热器的各散热面上安装发热部件,而不使散热器大型化,进行多个发热部件的散热,由此,谋求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通过冷却风扇吸入通道内的外气几乎全部在散热器内流通,进行安装于散热器上的发热部件的散热,故有效地进行发热部件的散热,同时,不使吸入通道内的尘埃和雨滴等侵入电子部件收纳室内,因此,容易地得到适应不同规格的防尘、防滴结构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上方看到的立体图;图2是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下方看到的立体图;图3是拆下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的前面罩的状态的正面图;图4是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1的B-B线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的散热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的作用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是从设于屋外使用的屋外规格的例如太阳能转换器等电子设备的上方看到的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看到的立体图,图3是拆下前面罩后的状态的正面图,图4是沿图1的A-A线纵剖立体图,图5是沿图1的B-B线的纵剖立体,图6是散热器附近的立体图,图7是作用说明图。电子设备主体1具有在前后方向扁平,且由正面看大致正方形状的金属构成的框体1a。框体1a前面开口,在该开口部1b拆卸自如地安装有前面罩1c,前面罩1c的四个角通过小螺钉等固定件2固定在框体1a上。在框体1a内设有电子部件收纳室1d,在电子部件收纳室1d内收纳有安装有电子部件的一片~多片印刷线路板3和其它电子部件4。另外,在框体1a内,包围电子部件收纳室1d的上部和左右设置隔壁5a、5b,在这些隔壁5a、5b和框体1a的上面板1e及左右侧板1f之间形成有气体密封结构的通道5。通道5的一端侧与在框体1a一侧的侧板1f的下部开口的吸气孔6连通,可将外气从吸气孔6导入通道5内,在吸气孔6上突设阻止雨水等浸入框体1a内的遮檐6a,同时,通道5的另一端侧与在框体1a另一侧的侧板1f的下部开口的排气口7连通,可将通道5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在排气口7上也与吸气口6同样突设有遮檐7a。在水平设于电子部件收纳室1d的上方即框体1a内的上部的通道5的吸气口侧端部,设有从吸气口6将外气吸入通道5内的冷却风扇8。冷却风扇8由壳体8a、设于壳体8a内的风扇8b及驱动风扇8b的电动机8c构成,在冷却风扇8的排出侧沿水平方向配置有散热器10,其通过将铝等热传导率高的金属压出成形而形成一体结构。如图6所示,散热器10由四边筒状的筒状部10a、将筒状部10a内划分成多个扁平的通路10b的散热风扇10c构成,由于散热面成为筒状部10a的外侧面四个面和散热散热片10c的两侧面,故与在现有的平板部的一侧面上突设有散热片的散热器相比,散热面大幅增加。在介于散热器10的入口侧与冷却风扇8的壳体8a之间及散热器10的出口侧,和排气口侧通道5的各接头上安装密封材料(未图示),防止被吸入通道5内的尘埃和雨滴等从接头侵入电子部件收纳室1d侧。而且,在散热器10的前面通过小螺钉等固定件13安装例如AC扼流圈及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栅极绝缘型双极晶体管)这样的发热部件12,在密封固定于散热器10后面的散热板14上通过小螺钉等固定件13安装有例如DC扼流圈这样的发热部件12。另外,图中16是用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伊彦冈诚治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