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属于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不能达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且存在金属的腐蚀、胶层的开裂等耐久性差、工艺较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为:木材→活化处理→水洗→解胶→蒸馏水洗→化学镀镍→化学镀铜。按照上述工艺方法得出的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产品,具有屏蔽效果好,在30mHz~1.5GHz的频率范围内,其电磁屏蔽效能可达35~60dB,工艺简单,原料资源量大,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同类技术有1、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①选择木质材料,并将木质材料在磁性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浸渍预处理1~24小时后,取出干燥;②再进一步控制其尺寸和形状,并与改性树脂充分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成型处理,并控制其孔隙率和孔隙分布;③再进一步在非氧惰性气氛下、250~1500℃温度范围内进行高温处理,升温速度1~20℃/分钟,保温时间1~6小时;④用有机物进行涂层处理,控制涂层厚度,室温固化。2、一种具有抗静电和电磁屏蔽效能的人造板,包括两层植物纤维胶合层,在两层植物纤维胶合层之间设置一金属平网,该金属平网的网眼大小在20目以上,从而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放电和电磁屏蔽效能,而且制造简单,造价低廉。3、主要是在木质板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一导电粘合层,又在两导电粘合层的外侧面分别又设置一贴面板。4、为了得到具有屏蔽电磁波和抗静电的导电功能木质复合板材,前者通过导电添料和黏合剂的混合物与木质单元形成相间叠层结构来实现;后者则在木质单元与黏合剂的混合坯料两侧,再覆以含有碳纤维的厚度层。这些已有技术的缺点是有些技术不能达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且存在金属的腐蚀、胶层的开裂等耐久性差的问题,有些技术工艺较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不能达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且存在金属的腐蚀、胶层的开裂等耐久性差、工艺较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它采用木材单板为基质材料,利用化学镀法在其双侧表面沉积合金镀层,制成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能的木质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如下步骤a、将木质单板浸于胶体钯液体中,室温处理2~12min;b、取出后水洗,再浸于稀盐酸溶液中处理0.5~2min;c、将木质单板从盐酸溶液中取出,蒸馏水洗;d、然后将木质单板置于盛有镀镍溶液的反应槽中,镀液量与木质单板的表面积之比为100~300mL/dm2,镀液温度45~95℃,施镀时间20~90min,在木材表面上形成Ni-P合金镀层。按照上述工艺方法得出的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产品,具有屏蔽效果好,在30mHz~1.5GHz的频率范围内,其电磁屏蔽效能可达35~60dB(如图1),工艺简单,原料资源量大,制造成本低。同时,具有镀层结合强度高、耐腐蚀且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本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可以制出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能的木质复合材料,此材料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信息保密室、计算机控制室、精密仪器室和电站等重要部门,以防止信息泄露、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同时,此复合材料强度不低于木材本身的强度,镀层与木材表面结合牢固,同时保留了木材的天然纹理等天然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木材单板化学镀后的电磁屏蔽效能曲线, 代表松木, 代表水曲柳;图2为镀镍水曲柳单板腐蚀前后电磁屏蔽效能比较曲线, 代表腐蚀前, 代表腐蚀后;图3为镀镍落叶松单板腐蚀前后电磁屏蔽效能比较曲线, 代表腐蚀前, 代表腐蚀后;图4为镀镍水曲柳单板低温实验电磁屏蔽效能曲线, 代表常温, 代表低温;图5为镀镍落叶松单板低温实验电磁屏蔽效能曲线, 代表常温, 代表低温;图6为镀镍水曲柳单板高温实验电磁屏蔽效能曲线, 代表常温, 代表高温;图7为镀镍落叶松单板高温实验电磁屏蔽效能曲线, 代表常温, 代表高温;图8为镀镍水曲柳单板表面及纺锤形木射线形貌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镀镍落叶松单板表面及纺锤形木射线形貌图;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镀镍水曲柳(×63倍)单板表面型貌图;图13为镀镍落叶松(×63倍)单板表面型貌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按照下述步骤制备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a、将木质单板浸于胶体钯液体中,室温处理2~12min,比过程为接种含有具催化作用的金属钯的胶团;b、取出后水洗,再浸于稀盐酸溶液中处理0.5~2min,此过程是将零价金属钯暴露出来,起催化化学镀过程的作用;c、将木质单板从盐酸溶液中取出,蒸馏水洗;d然后将木质单板置于盛有镀镍溶液的反应槽中,镀液量与木质单板的表面积之比约为100~300mL/dm2,镀液温度45~95℃,施镀时间20~90min,这样Ni-P合金镀层不断沉积于木质单板的表面上,在木材表面上形成均匀且连续的导电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胶体钯液体由下述成分组成0.1~0.3g PdCl2、4~13gSnCl2、100~200g NaCl、100~400mL HCl、700~1100mL H2O。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镀镍溶液由下述成分组成20~50g/L硫酸镍、20~50g/L次亚磷酸钠、10~45g/L醋酸钠、5~35mL/L乳酸、10~45g/L氯化铵、0~0.006g/L硫脲,镀镍溶液的pH值为6.0~9.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木质单板的厚度为0.6mm。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为了提高电磁屏蔽效能,在Ni-P合金镀层表面再化学镀铜,将木质单板置于盛有镀铜溶液的反应槽中,镀液量与木质单板的表面积之比约为100~300mL/dm2,镀液温度45~95℃,施镀时间20~90min,这样形成既耐腐蚀又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Ni-Cu复合镀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镀铜溶液由下述成分组成15~35g/L硫酸铜、20~60g/L酒石酸钾钠、8~20mL/L甲醛,镀铜溶液的pH值为10~13。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中镀镍溶液、镀铜溶液、胶体钯液体的组成详见表1、2和3。表1化学镀镍溶液组成 表2化学镀铜的溶液组成 表3胶体钯液体的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将详细介绍中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一、稳定剂化学镀镍中常用的稳定剂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第六主族元素S、Se、Te的化合物,一些硫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如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硫脲及其衍生物等;第二类为某些含氧化合物,如AsO2-、IO3-、BrO3-、NO2-等通过在金属表面活性部位的吸附而达到稳定化学镀镍作用;第三类为重金属离子,如Pb2+、Sn2+、Sb2+及Cd2+、Zn2+、Bi2+及Tl+等通过置换反应沉积在活性金属表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镍在金属表面的自催化作用;第四类为水溶性有机物,含双极性的有机阴离子,至少含六个或八个碳原子,有能在某一定位置吸附形成水膜的功能团的有机物。在施镀单板的镀液中加入三种稳定剂中的任何一种,只要浓度适宜就可以起到稳定镀液的作用。但是,硫脲作为稳定剂加入到镀液中,不但可以稳定镀液,还可以起到加速剂的作用。硫脲的稳定作用是因为它是一种软碱,它极易通过硫原子吸附在属于软碱的金属表面上。由于硫脲在金属表面的强烈吸附,降低了H2PO2-在催化活性金属表面上吸附的可能性,抑制了H2PO2-P-H键的断裂即H2PO2-的氧化,从而降低了镍的沉积速度和析氢量,达到稳定化学镀的作用。硫脲的加速作用因为它是一种阳极去极化剂,可以提高次磷酸钠的还原能力,从而加速还原反应。由于硫脲的双重作用,所以,在施镀木材单板的镀液中加入硫脲作为加速剂。据文献介绍,含硫化合物作稳定剂对降低镀层中磷含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很好地控制其添加量,超过6mg/L时,施镀难以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木质单板浸于胶体钯液体中,室温处理2~12min;b、取出后水洗,再浸于稀盐酸溶液中处理0.5~2min;c、将木质单板从盐酸溶液中取出,用蒸馏水洗;d、然后将木质单板置于盛有镀镍溶液的反应槽中,镀液量与木质单板的表面积之比为100~300mL/dm↑[2],镀液温度45~95℃,施镀时间20~90min,在木材表面上形成Ni-P合金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娟,李坚,刘一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