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92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预制梁板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梁底台座,梁底台座的一端设置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上设置反力墙,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一端部固定设置反力墙,反力墙朝梁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二转向架和第一转向架;水平钢绞线和折线钢绞线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个紧固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梁台底座上的转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转向架用以达到原设计钢绞线起弯角、起弯点位置等要求,第二转向架用于调节钢绞线角度、高度以及间距来达到张拉锚固梁要求,经二次转向后实现张拉锚固梁通用。张拉锚固梁通用。张拉锚固梁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预制梁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先张法是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通常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制作方法也称为先张法,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加,预应力筋必须采用折线配筋设计。
[0003]现有的先张法折线钢绞线通常采用一次折线设计,不同跨径先张法梁的反力墙无法通用,预制过程中不同跨径的预制梁分别设置台座,如此一来预制成本就居高不下,造成工程预制经济效率低,预制材料浪费严重,对生产环境造成不利,对生产过程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5]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梁底台座,梁底台座的一端设置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上设置反力墙,所述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一端部固定设置反力墙,所述反力墙朝梁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二转向架和第一转向架;
[0006]所述反力墙的上部固定设置两排钢绞线通孔,折线钢绞线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绞线通孔,所述反力墙的下部固定设置若干个钢绞线通孔,所述水平钢绞线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绞线通孔;
[0007]所述水平钢绞线和折线钢绞线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个紧固件;
[0008]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梁台底座上的转向器。
[0009]优选为,所述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若干个销轴,每个所述销轴上转动设置两个滚轮;
[0010]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设置倾斜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撑板。
[0011]优选为,所述第二转向架的销轴的高度与反力墙上部的钢绞线通孔对应。
[0012]优选为,所述第一转向架的销轴的高度低于第二转向架销轴的高度。
[0013]优选为,所述底板及所述撑板的板体上分别设置若干个安装孔;
[0014]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柱、所述撑板与支撑杆之间设置加强肋。
[0015]优选为,所述紧固件包括圆形筒状的锚具,所述锚具套设在所述折线钢绞线或水平钢绞线的外侧,所述锚具的一端与所述反力墙相抵,所述锚具内活动设置夹片,所述夹片的外表面呈圆锥形,所述夹片为整体四开式,夹片大端开设若干个弹性槽。
[0016]优选为,所述梁底台座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方向为横粱向,若干个所述工字钢的上方平行设置若干个槽钢,所述槽钢的方向为顺梁向,所述槽钢上铺设不锈钢复合板。
[0017]优选为,所述转向器包括与所述槽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杆体两侧阵列设置若干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转动设置一个转向辊;
[0018]所述固定杆的下部设置螺纹孔,所述固定杆通过贯穿所述槽钢和不锈钢复合板的螺栓进行固定。
[0019]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根据现场要求布置梁底台座、反力墙以及在梁底台座上设置转向器;
[0021]S2、根据现场最大跨径预制梁预制生产时反力墙构造情况以及转向架构造布置情况来确定第二转向架位置;
[0022]S3、根据实际预制梁设计要求来布置第一转向架位置以及轮滑高度;
[0023]S4、用穿心式千斤顶对单根钢绞线进行张拉,当达到预定张拉力后,停止张拉进行锚固;
[0024]S5、浇筑混凝土,保持一段时间的载荷,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脱模,最后放张,完成整个张拉过程。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转向架用以达到原设计钢绞线起弯角、起弯点位置等要求,第二转向架用于调节钢绞线角度、高度以及间距来达到张拉锚固梁要求,经二次转向后实现张拉锚固梁通用。
[0026]此外,本专利内所涉及的所有构件以及配件均可重复回收利用,多次循环利用构件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反力墙及第二转向架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转向架使用示意图。
[0031]图5为图3的C

C方向的侧视图。
[0032]图6为图3的D

D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7为图4的E

E方向的剖视图。
[0034]其中,附图标记为:1、反力墙;2、折线钢绞线;3、水平钢绞线;4、钢绞线通孔;5、锚具;6、夹片;7、第一转向架;8、第二转向架;9、工字梁;10、转向器;11、滚轮;12、销轴;13、混凝土基础;14、工字钢;15、槽钢;16、不锈钢复合板;17、预埋筋;18、螺栓;19、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8]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0039]实施例1
[0040]参见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梁底台座,梁底台座的一端设置混凝土基础13,混凝土基础13上设置反力墙1,混凝土基础13的上表面一端部固定设置反力墙1,反力墙1朝梁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二转向架8和第一转向架7,通过调整第一转向架7和第二转向架8的位置,以适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包括梁底台座,梁底台座的一端设置混凝土基础(13),混凝土基础(13)上设置反力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3)的上表面一端部固定设置反力墙(1),所述反力墙(1)朝梁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二转向架(8)和第一转向架(7);所述反力墙(1)的上部固定设置两排钢绞线通孔(4),折线钢绞线(2)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绞线通孔(4),所述反力墙(1)的下部固定设置若干个钢绞线通孔(4),所述水平钢绞线(3)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绞线通孔(4);所述水平钢绞线(3)和折线钢绞线(2)的一端分别设置一个紧固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梁台底座上的转向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架(7)和第二转向架(8)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若干个销轴(12),每个所述销轴(12)上转动设置两个滚轮(11);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设置倾斜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架(8)的销轴(12)的高度与反力墙上部的钢绞线通孔(4)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架(7)的销轴(12)的高度低于第二转向架(8)销轴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及所述撑板的板体上分别设置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柱、所述撑板与支撑杆之间设置加强肋(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张法梁钢绞线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胡锋鲁凯刘春生刘伟陈小玮段计伟徐树康王敬国孙栋王闵闵管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