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01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埋件复核;中央钢平台地面拼装;中心区顶升架以及网架的安装,进行第一次顶升;安装第二圈网架和顶升架,进行第二次顶升;安装第三圈网架和顶升架,当顶升到达设计标高后进行顶升架及回顶架的拆除;进行防火涂料、面漆的施工;最终验收检查;有益效果为:优化了施工工序,有利于工序穿插,大幅降低了施工作业人员高空作业量,保证了整个网架结构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提高网架安装质量等一系列目标,为工程提质创效;并且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现场实施;另外施工效率高,节省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网架穹顶是用杆件沿一定曲率或平面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适用于体育馆、剧院、大会堂、表演馆等大跨度建筑。由于网架结构受力合理,整体刚度好,抗地震性能强,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适应各种大跨度建筑的功能需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传统的网架穹顶安装方法是满堂脚手架高空散装法,这种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对现场条件和安装人员要求不高,所以一直被多数网架安装工程所采用的;但是对于大跨度网架来说,脚手架搭设时间较长,影响施工进度,脚手架搭设需要大量人工,成本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于大跨度网架来说,脚手架搭设时间较长,影响施工进度,脚手架搭设需要大量人工,成本费用较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2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轴网定位图和网架支座布置图计算出混凝土柱顶上每一埋件的四个角点坐标,并反复校核确保坐标数据的正确性;然后对埋件标高进行确认,保证埋件标高与网壳支座标高的一致性,且对放线测量所用仪器的校核复查,并采用两台仪器比对复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对顶升架平面布置中,首先在网架投影位置下方放线,做出网架球定位轴线,并安装拼装胎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网架穹顶分圈拼装分阶段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2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轴网定位图和网架支座布置图计算出混凝土柱顶上每一埋件的四个角点坐标,并反复校核确保坐标数据的正确性;然后对埋件标高进行确认,保证埋件标高与网壳支座标高的一致性,且对放线测量所用仪器的校核复查,并采用两台仪器比对复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对顶升架平面布置中,首先在网架投影位置下方放线,做出网架球定位轴线,并安装拼装胎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3至s5中第一次顶升架为4组,第二次顶升架为8组,设置在中心水池外侧平台处,第三次顶升架为8组,顶升架底直接放置于1500*1500*20钢板面上,不与混凝土连接,随着顶升架的升高,需设置揽风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3至s5在对网架安装与顶升的过程中首先将中心钢平台及中心网架放置于中心进行拼装,且需设置顶升架;随后在中心网架顶升后,继续拼装周圈钢球和杆件,并设置第二圈8组顶升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3至s5中网架每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吴兴洲王殿林尚刘威冯泽权卢加新魏子涛梁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