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电子元件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90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元件压接装置,避免了压接头主体的大型化,并可在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较大范围内提高元件压接时的负荷精度。在压接头(1)中具有:将被压接工具(活塞杆)(19)保持的元件在第一负荷范围进行压接的第一加压装置(空气气缸)(18);使第一加压装置在同轴方向移动,对被压接工具(19)保持的元件在不同于第一负荷范围的第二负荷范围内进行加压的第二加压装置(音圈电机)(13);在第一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通过第二加压装置抵接第一加压装置,来限制第一加压装置与第二加压装置相对移动的第一限制装置(止挡部)(16);在通过第二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限制压接工具(19)对第一加压装置(18)作相对移动的第二限制装置(18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压接装置,特别是较好地适用于将电子元件自动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液晶基板或者显示板基板等的电子元件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电子元件压接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所述的可以容易地变换压接负荷的方案。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9所示在压接负荷为高负荷时,通过固定装置将固定销130插入与导孔129A配合对齐的卡入孔129B,在使压接工具123与压接台座(block)119相对固定的状态下,向压接台座119和压接工具123施加第一推压施加装置的推压力。另外,当压接负荷为低负荷时,在压接工具123与压接台座119不固定的状态下,向压接工具123施加第二推压施加装置的推压力。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可由通过电-气调节器(regulator)供给的空气推压电子元件的多种气动型压接头(省略图示)。作为其他方法,还有通过弹簧产生推压力的弹簧内藏型压接头。通过可以对使用该负荷检测压接方式的多种刚体型压接头等选择地进行安装,可以对应较大的负荷范围。从而可以进行高效压接作业。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333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55705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的电子元件压接装置,通过气缸将固定销130插入卡入孔129B,进行压接工具123与压接部件119的相对固定,而切换至高负荷状态。然而在该方法中固定压接工具123时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并且由于在推压时作用于固定销的剪切力,长期使用时会产生固定销130的损坏或卡入孔129B的磨损而必须更换。另外,由于在压接头上具有使固定销130动作的机构,存在压接头大型化、控制复杂化的问题。另外,在低负荷范围不是通过负荷传感器120等进行直接的负荷检测,而是使用称为位移(移动距离)的二次参数的开环(open loop)控制,存在施加负荷精度较差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电子元件压接装置,通过更换压接头以对应不同的负荷范围。然而,因为必须将用于更换压接头的机构设置在压接头上,存在因压接头大型化,进而使可动部重量增加而导致负荷增大,或者因压接头更换工序而导致负荷增大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不能对一个元件以不同范围的负荷加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压接装置,其避免了压接头主体的大型化,能够在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大范围内确保元件压接时的负荷精度。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具有对被压接工具保持的电子元件,在第一负荷范围内进行压接的第一加压装置;使所述第一压接装置在同轴方向移动、对被压接工具保持的元件在不同于第一负荷范围的第二负荷范围进行压接的第二加压装置;并且,还具有在通过所述第一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抵接在第一加压装置上来限制第一加压装置与第二加压装置相对移动的第一限制装置;以及在通过所述第二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限制压接工具与第一加压装置相对移动的第二限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负荷检测装置,其分别检测通过所述第一加压装置和第二加压装置对被压接工具保持的元件进行压接时的负荷。本专利技术还分别设有检测通过所述第一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的负荷的第一负荷检测装置;以及检测通过所述第二加压接置进行压接时的负荷的第二负荷检测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不需要设置特别的装置,即可进行负荷范围的变换,因此避免了压接头主体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在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大范围内提高元件压接时的负荷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压接头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要部模式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压接头的模式剖面图;图3是详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检测部和微小加压气缸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低负荷加压时第一实施方式的压接头模式剖面图;图5是表示高负荷加压时第一实施方式压接头模式剖面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压接头的模式剖面图;图7是表示低负荷加压时第二实施方式的压接头模式剖面图;图8是表示高负荷加压时第二实施方式的压接头模式剖面图;图9是表示现有压接头的概要剖面图。符号说明1 压接头(电子元件压接装置)2 X轴导轨3 Y轴导轨4 元件识别装置5 电子元件供给装置6 压接头基座7 Z轴旋转电动机8 滚珠螺杆轴(ball screw shaft)9 滚珠螺杆螺母10 直线导向部11 θ旋转电动机12 连轴器13、32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14 Z轴方向驱动部15 滚珠轴衬 16 止挡部17 加压检测部18 微小加压气缸19 活塞杆(cylinder rod)23 负荷传感器25 花键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元件压接装置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要部立体图。在图1中符号1表示具有对省略图示的元件进行吸附保持并加压(推压)的加压装置的压接头(电子元件压接装置),该压接头1具有用于进行自身位置校正的、未图示的基板识别装置(摄像机)。此外,该压接头1,安装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沿X轴方向移动用的X轴导轨2上,并且和该X轴导轨2一起安装在沿Y轴方向移动用的Y轴导轨3上。在该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上,将用于识别被吸附的电子元件状态的具有CMOS摄像机(camera)或者CCD摄像机等的元件识别装置4固定在预定位置上。另外,在该安装装置的前面,设置有对安装于基板的电子元件进行供给用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5。下面,根据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压接头1进行说明。压接头1,具有由水平部和垂直部组成的压接头基座6,并通过该基座6连接固定在所述X轴导轨2上。另外,直线导向部10抵接在该压接头基座6的垂直部6A内侧,固定该直线导向部10的Z轴方向驱动部14形成为在垂直(Z轴)方向被引导、可移动的结构。即,该Z轴方向驱动部14具有大致圆筒形的框体,该框体外周的图中右侧的上下两位置上固定有所述直线导向部10。另外,在该框体上部左侧固定有水平延长部14A。在压接头1中,为了在垂直方向驱动Z轴方向驱动部14,在压接头基座6的水平部6B上固定有Z轴旋转电动机7。在该Z轴旋转电动机7上,通过未图示的连轴器连接有滚珠螺杆轴8,在该滚珠螺杆轴8上螺合有固定于Z轴方向驱动部14的水平延长部14A上的滚珠螺杆螺母9。于是,该Z轴方向驱动部14整体可通过Z轴旋转电动机7的旋转动作在垂直方向移动。下面,对Z轴方向驱动部14进行详细说明。在Z轴方向驱动部14的框体上部固定有θ旋转电动机11。该θ旋转电动机11通过连轴器12和花键轴(未图示)只能够传递旋转力地连接在音圈电机(第二加压装置)13的驱动部的轴13A上,并可与Z轴方向驱动部14一体地在Z轴方向自由地进行相对移动。在音圈电机13的驱动部的轴下端连接固定有加压检测部17。加压检测部17相对Z轴方向驱动部14的框体内周通过滚珠轴衬(ball bushing)15支承为可自由地进行直线运动和转动,加压检测部17和音圈电机13的驱动部可在Z轴方向移动并通过θ旋转电动机11的旋转动作而成为可旋转的结构。在加压检测部17的顶端(下端)同轴地连接固定有内置空气轴承(airbearing)的气动式微小加压气缸(第一加压装置)18。在该微小加压气缸上连接有三根气压软管,气压软管22和通过电-气调节器(第一负荷检测装置,未图示)连接在空气供给源上,气压软管21连接在空气轴承驱动用空气供给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元件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第一负荷范围内将被压接工具保持的电子元件压接于基板的第一加压装置;使所述第一加压装置在同轴方向移动,在不同于第一负荷范围的第二负荷范围内将被压接工具保持的元件压接于基板的第二加压装置 ;在通过所述第一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抵接在第一加压装置上来限制第一加压装置对第二加压装置相对移动的第一限制装置;在通过所述第二加压装置进行压接时,限制压接工具与第一加压装置相对移动的第二限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胜安西洋八幡直幸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