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81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茶机,包括机壳,机壳内部设有控制器、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滚筒,加热装置与所述滚筒侧壁对应配合,滚筒侧壁设有通气孔,滚筒内部设有螺旋导叶板,滚筒一端为揉捻板,另一端为开口,机壳设有与开口对应的舱门,驱动装置与滚筒连接,用于驱动滚筒旋转,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揉捻板、杀青结构与错位机构整体联接在一起,使得内部装置紧凑,减小设备整体尺寸,同时导风管内的加热元件直接对新风加热并输送至滚筒内,使整体热风从加热到运输至滚筒路径最短,耗时少,与顶部内外散热板相结合,达到吸入空气和散热效果最优化。散热效果最优化。散热效果最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茶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机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制茶机。

技术介绍

[0002]茶文化在现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茶叶的相关产品也在近代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目前我国,茶叶加工的方式主要有手工加工、半机械化加工和全自动化加工,但是仅有少数企业拥有全自动化的流水线加工。而专门针对茶园体验的全自动把、一体化成制茶机的研究仍是比较空缺,所以再国内外炒茶机发展现状这一板块,主要针对现如今工厂所使用的的大型自动化制茶机进行分析研究。在国内外的制茶机主要分为:锅式炒茶机、滚筒式炒茶机、微波茶叶杀青机和热风式杀青机这四种。
[0003]现运用较多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主要是由上料输送装置、筒体﹑排湿装置、出叶冷却风机以及远红外加热管等部分组成。这种茶叶机杀青工作时,通过燃料对滚筒进行加热,当滚筒内温度达到杀青要求时,将适量鲜茶叶投入到滚筒的筒中,茶叶吸收滚筒的热量后迅速升温从而达到杀青作用。在螺旋螺旋导叶板作用下,茶叶在不断做抛物运动的同时向杀青机出口前进。但是这类炒茶机往往结构复杂、外观笨重、整体尺寸较大、操作不合理,且由于受结构和使用场景的限制,普及度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传统炒茶机结构复杂、整体尺寸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茶机。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茶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设有控制器2、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滚筒3,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滚筒3侧壁对应配合,所述滚筒3侧壁设有通气孔18,滚筒3内部设有螺旋导叶板4,所述滚筒3一端为揉捻板17,另一端为开口,所述机壳1设有与开口对应的舱门27,所述驱动装置与滚筒3连接,用于驱动滚筒3旋转,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整个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6、导风管7和电热丝元件10,所述导风管7一端设有第一导风口8,另一端设有第二导风口9,所述鼓风机6的出风口与第一导风口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风口9与滚筒3连接,所述电热丝元件10固定在导风管7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导风口9为圆弧状并与所述滚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18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上方设有内部散热板24,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所述内部散热板24相对应的外部散热板25,所述机壳1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26。
[0009]优选的,所述揉捻板17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上贯穿有推进杆21,所述推进杆21与推进气缸20连接,所述推进气缸20底端与固定座2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2固定在机壳1内部底面。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1和皮带减速机构12,所述伺服电机11一端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皮带减速机构12连接,所述皮带减速机构12的中心转轴13通过连接轴14与揉捻板17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4设在连接板16的中心孔15内,所述连接
轴14一端与中心转轴13连接,另一端与揉捻板17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16与支撑杆2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3另一端设在所述滚筒3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滚筒3底部设有错位机构5,所述错位机构5为环形叶片,一端与所述滚筒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错位机构5下方对应设有取茶抽屉28。
[0013]优选的,所述揉捻板17上均匀分布有圆形凸肋。
[0014]优选的,所述机壳1上设有操作屏31。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制茶机,通过将揉捻板、杀青结构与错位机构整体联接在一起,使得内部装置紧凑,减小设备整体尺寸,同时导风管内的加热元件直接对新风加热并输送至滚筒内,使整体热风从加热到运输至滚筒路径最短,耗时少,与顶部内外散热板相结合,达到吸入空气和散热效果最优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制茶机的立体图1;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制茶机的立体图2;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制茶机内部结构爆炸图1;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制茶机内部结构爆炸图2;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杀青机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机壳;2、控制板;3、滚筒;4、螺旋导叶板;5、错位机构;6、鼓风机;7、导风管;8、第一导风口;9、第二导风口;10、电热丝元件;11、伺服电机;12、皮带减速机构;13、中心转轴;14、连接轴;15、中心孔;16、连接板;17、揉捻板;18、通气孔;19、电源接口;20、推进气缸;21、推进杆;22、固定座;23、支撑杆;24、内部散热板;25、外部散热板;26、散热孔;27、舱门;28、取茶抽屉;29、铰链;30、电源接口;31、操作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制茶机,由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依次设有控制器2、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滚筒3,控制器2为控制板,与制茶机内各部件连接,用于控制各部件;
[0023]加热装置与滚筒3侧壁对应配合,滚筒3侧壁设有多个通气孔18,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6、导风管7和电热丝元件10,导风管7一端设有第一导风口8,另一端设有第二导风口9,第二导风口9为圆弧状并与滚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18配合连接,鼓风机6的出风口与第一导风口8连接处为法兰结构,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电热丝元件10固定在导风管7内部,鼓风机6的出风口将新风通过第一导风口8送入导风管7中,电热丝元件10对新风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二导风口9将热风通过通气孔18进入滚筒内。
[0024]加热装置上方设有内部散热板24,机壳1上设有与所述内部散热板24相对应的外部散热板25,机壳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26。
[0025]滚筒3内部设有螺旋导叶板4,滚筒3与螺旋导叶板4组成杀青机构,滚筒3一端为揉捻板14,另一端为开口,机壳1设有与开口对应的舱门27,舱门27与机壳1铰链连接,便于投放茶叶;滚筒3底部设有错位机构5,错位机构为环形叶片,一端固定在滚筒侧面,滚筒底端设有缺口,错位机构下方对应设有取茶抽屉28,;滚筒3进行炒茶时,错位机构5与滚筒3底面
完全接触,缺口相对呈关闭状态,炒茶结束后,错位机构5离开滚筒3底面,缺口相对呈打开状态,茶叶从缺口处掉落;滚筒3一端与揉捻板17固定连接,揉捻板17上均匀分布有圆形凸肋,另一端与机壳1外表面的舱门27互相对应,机壳1与舱门27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揉捻板17与驱动装置连接,机壳1外表面还设有操作屏31,操作屏31用于选择制茶机工作模式。
[0026]揉捻板17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底部贯穿有推进杆21,推进杆21一端与推进气缸20连接,推进气缸20通过推进推进杆21伸缩使得连接板1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揉捻板和滚筒可以在水平方向移动,推进气缸20底端与固定座22固定连接,固定座22固定在机壳1内部底面;
[0027]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1和皮带减速机构12,伺服电机11一端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皮带减速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设有控制器(2)、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滚筒(3),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滚筒(3)侧壁对应配合,所述滚筒(3)侧壁设有通气孔(18),滚筒(3)内部设有螺旋导叶板(4),所述滚筒(3)一端为揉捻板(17),另一端为开口,所述机壳(1)设有与开口对应的舱门(27),所述驱动装置与滚筒(3)连接,用于驱动滚筒(3)旋转,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整个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6)、导风管(7)和电热丝元件(10),所述导风管(7)一端设有第一导风口(8),另一端设有第二导风口(9),所述鼓风机(6)的出风口与第一导风口(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风口(9)与滚筒(3)连接,所述电热丝元件(10)固定在导风管(7)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口(9)为圆弧状并与所述滚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18)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设有内部散热板(24),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所述内部散热板(24)相对应的外部散热板(25),所述机壳(1)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板(17)与驱动装置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阳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