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包括由水平底板和立架构成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水平底板上设有夹茶组件,立架上通过压下机构连接有茶刀。可方便地将普洱茶置于夹茶组件中,操纵手柄向下压时,通过拐壁绕第三铰轴向下摆动时,带动连杆及刀柄同步向下移动,进而使茶刀插入饼状普洱茶中,即可解开饼状普洱茶,反之拔出茶刀,以备为再次插入做准备,如此操作直至解开饼状普洱茶,且不造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解茶装置,尤其是一种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属于饮茶用器械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以其特殊的保健功效以及独特的原产地、加工方法受到饮茶者们的青睐。为保持普洱茶应有的特殊性能,厂家普遍将普洱茶加工成圆饼茶或者砖茶,一则方便携带,二则方便其在储藏过程中继续自然发酵,提升普洱茶品质。但同时也给饮茶者在泡茶时带来不便,因为泡茶时只需要取少量茶叶即可,但要从圆饼茶、砖茶上轻易取下茶叶实属不易。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茶钳、茶刀、茶针将茶饼或茶砖撬开,在撬茶过程中极易产生碎茶,同时稍有不慎还会伤手。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碎率低、安全可靠的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包括由水平底板和立架构成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水平底板上设有夹茶组件,立架上通过压下机构连接有茶刀,以便将饼状普洱茶放入水平底板上的夹茶组件中,操作压下机构带动茶刀压入饼状普洱茶中,即可解开饼状普洱茶。
[0005]所述支撑架的水平底板上设有放置夹茶组件的凹槽,支撑架的立架包括竖直杆,以及套设在竖直杆顶部的水平架,该水平架设为倒U形架,倒U形架的内端设有套筒,该套筒套设在竖直杆顶部;倒U形架的外端设有自上而下贯通的通槽,通槽中设有刀柄,刀柄下端设有茶刀。
[0006]所述套筒上设有多个螺孔,每个螺孔中设有锁紧螺钉,以便将套筒固定在竖直杆顶部。
[0007]所述夹茶组件包括其内带第一空腔的半圆形壳体,半圆形壳体的平直端设为敞口,圆弧底卡置于水平底板上的凹槽中,以便将饼茶的下半部分经平直端的敞口插入半圆形壳体的第一空腔中,而上半部分则外露,进而方便茶刀插入外露的饼茶中将其解开。
[0008]所述半圆形壳体的平直端敞口上套设有矩形壳体,该矩形壳体内设有第二空腔,以便当需要对矩形砖茶进行解开时,将矩形壳体套设在半圆形壳体的平直端敞口上,将矩形砖茶的下半部分插入第二空腔中,使矩形砖茶的上半部分外露,进而方便茶刀插入外露的矩形砖茶中,再掉换该矩形砖茶的上、下部分,将茶刀插入外露的矩形砖茶中,即可解开砖茶。
[0009]所述压下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根连杆,两根连杆的上端均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在刀柄上端的前后侧、下端通过第二铰轴铰接在前、后拐臂上,前、后拐臂包括前、后斜直杆,前、后斜直杆的外端均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在水平架上,前、后斜直杆的内端分别与U形
叉杆的前、后端连为一体,U形叉杆的右端通过直杆连接有手柄,以便操作手柄向下压时,通过拐壁绕第三铰轴向下摆动时,带动连杆及刀柄同步向下移动,进而使茶刀插入饼状普洱茶中,即可解开饼状普洱茶;当操作手柄向上抬起时,通过拐壁绕第三铰轴向上摆动时,带动连杆及刀柄同步向上移动,进而拔出茶刀,以备为茶刀的再次插入做准备,如此操作直至解开饼状普洱茶。
[0010]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地将普洱茶置于夹茶组件中,操纵手柄向下压时,通过拐壁绕第三铰轴向下摆动时,带动连杆及刀柄同步向下移动,进而使茶刀插入饼状普洱茶中,即可解开饼状普洱茶,反之拔出茶刀,以备为再次插入做准备,如此操作直至解开饼状普洱茶,且不造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下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上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4]本技术提供的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包括由水平底板1和立架构成的支撑架,其中:水平底板1上设有夹茶组件6,立架上通过压下机构连接有茶刀4,以便将饼状普洱茶放入水平底板1上的夹茶组件6中,操作压下机构带动茶刀4压入饼状普洱茶中,即可解开饼状普洱茶;
[0015]所述支撑架的水平底板1上设有放置夹茶组件6的凹槽11,支撑架的立架包括竖直杆2,以及套设在竖直杆2顶部的水平架3,该水平架3设为倒U形架,倒U形架的内端设有套筒31,该套筒31套设在竖直杆2顶部,并通过套筒31上的多个螺孔及螺孔中的锁紧螺钉33将套筒31固定在竖直杆2顶部;倒U形架的外端设有自上而下贯通的通槽32,通槽32中设有刀柄41,刀柄41下端设有茶刀4;
[0016]所述夹茶组件6包括其内带第一空腔61的半圆形壳体,半圆形壳体的平直端设为敞口,圆弧底卡置于水平底板1上的凹槽11中,以便将饼茶的下半部分经平直端的敞口插入半圆形壳体的第一空腔61中,而上半部分则外露,进而方便茶刀4插入外露的饼茶中将其解开;
[0017]所述半圆形壳体的平直端敞口上套设有矩形壳体7,该矩形壳体7内设有第二空腔71,以便当需要对矩形砖茶进行解开时,将矩形壳体7套设在半圆形壳体的平直端敞口上,将矩形砖茶的下半部分插入第二空腔71中,使矩形砖茶的上半部分外露,进而方便茶刀4插入外露的矩形砖茶中,再掉换该矩形砖茶的上、下部分,将茶刀4插入外露的矩形砖茶中,即可解开砖茶;
[0018]所述压下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根连杆52,两根连杆52的上端均通过第一铰轴51铰接在刀柄41上端的前后侧、下端通过第二铰轴55铰接在前、后拐臂上,前、后拐臂包括前、后斜直杆57,前、后斜直杆57的外端均通过第三铰轴56铰接在水平架3上,前、后斜直杆57的内端分别与U形叉杆54的前、后端连为一体,U形叉杆54的右端通过直杆58连接有手柄53,以便操作手柄53向下压时,通过拐壁绕第三铰轴56向下摆动时,带动连杆52及刀柄
41同步向下移动,进而使茶刀4插入饼状普洱茶中,即可解开饼状普洱茶;当操作手柄53向上抬起时,通过拐壁绕第三铰轴56向上摆动时,带动连杆52及刀柄41同步向上移动,进而拔出茶刀,以备为茶刀的再次插入做准备,如此操作直至解开饼状普洱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包括由水平底板和立架构成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水平底板上设有夹茶组件,立架上通过压下机构连接有茶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水平底板上设有放置夹茶组件的凹槽,支撑架的立架包括竖直杆以及套设在竖直杆顶部的水平架,该水平架设为倒U形架,倒U形架的内端设有套筒,该套筒套设在竖直杆顶部,且倒U形架的外端设有自上而下贯通的通槽,通槽中设有刀柄,刀柄下端设有茶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有多个螺孔,每个螺孔中设有锁紧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式普洱茶解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学申,郭文静,汤学濂,范顺喜,
申请(专利权)人:汤学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