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609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包括楼板、内框架、主承重支撑柱和至少五个副承重支撑柱。副承重支撑柱设置于主承重支撑柱四周,且相邻副承重支撑柱之间依次连线后限定形成对称的多边形结构。内框架包括多个骨架梁和多个横梁,多个骨架梁的一端均主承重支撑柱连接,另一端呈放射状与副承重支撑柱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横梁均为与多边形结构适配的环状结构,多个横梁呈圈层状依次设于多个骨架梁上。多个骨架梁和多个横梁组成与楼板适配的蛛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采用较少的梁来增强承重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极大的提升组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且能够极大的节约建造成本。造成本。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或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目前,我国的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的是框架

核心筒结构体系,一般在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用以承担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尽管框架

核心筒结构因存在诸多优点而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连梁设计困难。框架

核心筒结构中的连梁一般跨高比较小、刚度大,且连接的筒体剪力墙刚度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筒体中连梁受力较大,为保障结构安全防止连梁剪切破坏,往往出现连梁计算配筋值超限的情况,给截面设计带来困难。且在平面较复杂的框筒结构中(如核心筒偏心设置),某一根连梁的截面取值大小有时会对整个结构的动力特征造成较大影响,使周期、位移比等多项地震指标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705107.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包括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内框架、主承重支撑柱和至少五个副承重支撑柱,所述副承重支撑柱设置于所述主承重支撑柱四周,且相邻所述副承重支撑柱之间依次连线后限定形成对称的多边形结构,且所述承重支撑柱位于所述多边形结构的中心处,所述内框架包括多个骨架梁和多个横梁,多个所述骨架梁的一端均所述主承重支撑柱连接,另一端呈放射状与所述副承重支撑柱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横梁均为与所述多边形结构适配的环状结构,多个所述横梁呈圈层状依次设于多个骨架梁上,多个所述骨架梁和多个所述横梁组成与所述楼板适配的蛛网结构,所述楼板铺设于所述内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承重支撑柱数量为偶数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承重支撑柱数量为六个,所述多边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蕾郝晓强章强何飞谢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睿芝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