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61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间隔固设于上层结构的底部的若干吊柱,位于端部的吊柱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有变形缝;连接于若干吊柱的底部的连接梁;以及供填充于变形缝的填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设备层施工困难的问题,先施工形成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后,再施工上一层结构,以提升混凝土浇筑和材料运输的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当因功能需要某中间楼层层高发生突变时,该楼层若按正常框架结构设计时,层间强度比将远超规范限值不符合要求,通过把该层板通过吊柱悬挂在上一层结构上。
[0003]按常规施工工艺,主体结构施工一般自下而上层逐层施工,若按设计思路,因吊柱吊板层采用上一层梁柱悬挂受力,将不得不出现先施工上层结构,再施工吊柱框架层结构的情况,否则吊柱框架结构无法承受自重荷载,若先施工上一层结构,再施工吊柱吊板层,该层施工因该层施工空间狭小,混凝土浇筑和材料运输等问题十分困难,造成工期和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设备层施工困难的问题,先施工形成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后,再施工上一层结构,以提升混凝土浇筑和材料运输的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包括:
[0007]间隔固设于上层结构的底部的若干吊柱,位于端部的吊柱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有变形缝;
[0008]连接于若干吊柱的底部的连接梁;以及
[0009]供填充于变形缝的填充板。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设备层的框架结构,通过吊柱固定于上层结构的底部,进而在位于端部的吊柱与主体结构之间预留变形缝,将填充板填充于变形缝,待吊柱、上层结构浇筑成型后,将填充板去除,从而形成设备层,解决了设备层施工困难的问题,先施工形成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后,再施工上一层结构,以提升混凝土浇筑和材料运输的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0011]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埋设于吊柱内的纵筋,纵筋的端部弯折形成弯钩状,纵筋的顶端勾住上层结构的钢筋笼,纵筋的底端勾住连接梁的钢筋笼。
[0012]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于连接梁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若干连接筋。
[0013]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填充板为挤塑板。
[0014]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变形缝的宽度为100mm。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将吊柱的钢筋笼固定于上层结构的钢筋笼的底部,在吊柱的钢筋笼的底部固定连
接梁的钢筋笼;
[0017]在变形缝中填充该填充板,进而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吊柱、连接梁和上层结构;
[0018]将填充板从变形缝中取出。
[0019]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0020]弯折吊柱内的纵筋的端部以形成弯钩状,将纵筋的端部勾住上层结构的钢筋笼,将纵筋的底端勾住连接梁的钢筋笼。
[0021]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0022]在对应变形缝处且连接梁与主体结构之间连接若干连接筋,待浇筑形成吊柱、连接梁和上层结构后,割除连接筋。
[0023]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填充板为挤塑板。
[0024]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变形缝的宽度为100mm。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中变形缝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中吊柱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设备层的框架结构,通过吊柱固定于上层结构的底部,进而在位于端部的吊柱与主体结构之间预留变形缝,将填充板填充于变形缝,待吊柱、上层结构浇筑成型后,将填充板去除,从而形成设备层,解决了设备层施工困难的问题,先施工形成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后,再施工上一层结构,以提升混凝土浇筑和材料运输的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进行说明。
[0029]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中变形缝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进行说明。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包括:
[0031]间隔固设于上层结构的底部的若干吊柱11,位于端部的吊柱11与主体结构21之间形成有变形缝;
[0032]连接于若干吊柱11的底部的连接梁12;以及
[0033]供填充于变形缝的填充板13。
[0034]具体的,填充板13为挤塑板。
[0035]较佳地,变形缝的宽度为100mm。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埋设于吊柱11内的纵筋111,纵筋111的端部弯折形成弯钩状,纵筋11的顶端勾住上层结构的钢筋笼,纵筋11的底端勾住连接梁12的钢筋笼。
[0037]具体的,还包括连接于连接梁12与主体结构21之间的若干连接筋14。
[0038]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9]支设支撑体系,并搭设上层结构的钢筋笼,将吊柱11的纵筋的两端弯折形成弯钩状,将纵筋11的顶端勾住上层结构的钢筋笼,将纵筋11的底端勾住连接梁12的钢筋笼;
[0040]在连接梁12、吊柱11和主体结构21之间连接该连接筋14,并在吊柱11的钢筋笼与主体结构21之间的变形缝处填充该填充板13;
[0041]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吊柱11、连接梁12和上层结构,去除变形缝中的填充板13,并将连接筋14位于变形缝中的部分割除,即将连接筋14露出的部分去除,连接梁12和吊柱11形成设备层的框架结构。
[004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将吊柱11的钢筋笼固定于上层结构的钢筋笼的底部,在吊柱11的钢筋笼的底部固定连接梁12的钢筋笼;
[0044]在变形缝中填充该填充板13,进而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吊柱11、连接梁12和上层结构;
[0045]将填充板13从变形缝中取出。
[0046]进一步的,还包括:
[0047]弯折吊柱11内的纵筋111的端部以形成弯钩状,将纵筋11的端部勾住上层结构的钢筋笼,将纵筋111的底端勾住连接梁12的钢筋笼。
[0048]具体的,还包括:
[0049]在对应变形缝处且连接梁12与主体结构21之间连接若干连接筋14,待浇筑形成吊柱11、连接梁12和上层结构后,割除连接筋14。
[0050]较佳地,填充板13为挤塑板。
[0051]又佳地,变形缝的宽度为100mm。
[00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实际实施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53]支设支撑体系,并搭设上层结构的钢筋笼,将吊柱11的纵筋的两端弯折形成弯钩状,将纵筋11的顶端勾住上层结构的钢筋笼,将纵筋11的底端勾住连接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固设于上层结构的底部的若干吊柱,位于端部的吊柱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有变形缝;连接于若干所述吊柱的底部的连接梁;以及供填充于所述变形缝的填充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设于所述吊柱内的纵筋,所述纵筋的端部弯折形成弯钩状,所述纵筋的顶端勾住所述上层结构的钢筋笼,所述纵筋的底端勾住所述连接梁的钢筋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主体结构之间的若干连接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板为挤塑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层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为100mm。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层的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吊柱的钢筋笼固定于上层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杰高福东刘宏玉封家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