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59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双面平纹面料;将混合纤维超声分散至加热呈液态的胶体混合物中,固化后粉碎以获得填充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双面平纹面料上的钻绒孔隙内填充填充粒,通过填充粒与构成钻绒孔隙的经线及纬线相粘合以实现对钻绒孔隙的覆盖,以此获得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填充粒不易连带出现大片脱落的情况,提高了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防钻绒效果,而填充粒中采用了改性三元乙丙橡胶,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可以很好地改善填充粒易脱落的问题,并且使防钻绒羽绒服内胆不易变形,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也能使防钻绒羽绒服内胆保持良好的防钻绒效果,从而提高了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羽绒服面料
,具体涉及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羽绒服内胆的防钻绒处理通常包括利用聚氨酯类胶对面料进行喷涂或浸轧处理,但是聚氨酯胶在面料外表面形成连续性的涂层,此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在多次清洗的情况下,面料易变形,聚氨酯胶涂层与面料粘合效果较差,连续性的涂层则容易出现开裂、翘起的情况,甚至会因为某一位置开裂或翘起而引起大片连续脱落,从而导致面料的防钻绒效果大大地下降,面料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6]S1、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双面平纹面料以备用;
[0007]S2、将混合纤维超声分散至加热呈液态的胶体混合物中,固化后将其粉碎以获得填充粒;
[0008]S3、将填充粒喷洒至双面平纹面料表面,振动以令填充粒进入钻绒孔隙内,再经热压处理后冷却备用,其中,填充粒经热压处理会融化并与其周边的双面平纹面料相黏合;
[0009]S4、重复步骤S3,直到填充粒对双面平纹面料上的钻绒孔隙形成全面覆盖再进行下一步工艺;
[0010]S5、对经步骤S4处理后的双面平纹面料进行轧光处理,自然冷却即获得防钻绒羽绒服内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填充粒中胶体混合物的质量为60%~80%。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胶体混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聚氨酯胶水80~10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6~20份、二乙烯基苯1~3.5份、氨酯级醋酸乙酯6~10份、乙酸乙酯3~7份,去离子水28~35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三元乙丙橡胶80~135份、溴化丁基橡胶10~20份、苯乙烯共聚马来酸酐10~20份、氧化锌5~10份、硬脂酸1~3份、粘合剂RS20~30份、白炭黑15~20份、炭黑25~40份、石蜡油10~20份、硫磺1~2份、交联助剂PL5005~8份,去离子水17~30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三元乙丙橡胶、溴化丁基橡胶、苯乙烯共聚马来酸酐在密炼机中混炼2~4min,保温35℃,18h,再依次投入氧化锌、硬脂酸、粘合剂RS、白炭黑、炭黑、石蜡油、硫磺、交联助剂PL500,并混炼
6~10min,输出密炼机,自然冷却并粉碎后得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密炼温度为145~165℃。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S3中,所述填充粒的直径小于钻绒孔隙直径。
[0017]一种依据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制作方法制备获得的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包括双面平纹面料、均匀分布在双面平纹面料上的钻绒孔隙以及填充于钻绒孔隙内的填充粒。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填充粒与构成钻绒孔隙的经线及纬线相粘合以实现对钻绒孔隙的覆盖。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双面平纹面料上的钻绒孔隙内填充填充粒,并通过填充粒与构成钻绒孔隙的经线及纬线相粘合以实现对钻绒孔隙的覆盖,以此获得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填充粒不易连带出现大片脱落的情况,提高了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防钻绒效果;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的填充粒中采用了改性三元乙丙橡胶,通过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可以很好地改善填充粒易脱落的问题,并且使防钻绒羽绒服内胆不易变形,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也能使防钻绒羽绒服内胆保持良好的防钻绒效果,从而提高了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3]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和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文献所描述的技术和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得到的常规产品。
[0024]实施例1
[0025]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6]S1、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双面平纹面料以备用;
[0027]S2、将混合纤维超声分散至加热呈液态的胶体混合物中,固化后将其粉碎以获得填充粒,其中,所述填充粒中胶体混合物的质量为75%;
[0028]S3、将填充粒喷洒至双面平纹面料表面,振动以令填充粒进入钻绒孔隙内,再经热压处理后冷却备用,其中,所述填充粒的直径小于钻绒孔隙直径,填充粒经热压处理会融化并与其周边的双面平纹面料相黏合,热压温度为185℃(
±
5℃);
[0029]S4、重复步骤S3,直到填充粒对双面平纹面料上的钻绒孔隙形成全面覆盖再进行下一步工艺;
[0030]S5、对经步骤S4处理后的双面平纹面料进行轧光处理,自然冷却即获得防钻绒羽绒服内胆。
[0031]所述胶体混合物中各原料包括:聚氨酯胶水、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二乙烯基苯、氨酯级醋酸乙酯、乙酸乙酯、去离子水。
[0032]所述混合纤维中各原料按百分比计,天丝纤维15%、棉纤维65%、羊毛纤维20%。
[0033]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中各原料包括:三元乙丙橡胶80份、溴化丁基橡胶20份、苯
乙烯共聚马来酸酐10份、氧化锌10份、硬脂酸3份、粘合剂RS30份、白炭黑20份、炭黑40份、石蜡油20份、硫磺2份、交联助剂PL5008份、去离子水17份。
[0034]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三元乙丙橡胶、溴化丁基橡胶、苯乙烯共聚马来酸酐在密炼机中混炼3min,密炼温度为148℃(
±
3℃),保温35℃,18h,再依次投入氧化锌、硬脂酸、粘合剂RS、白炭黑、炭黑、石蜡油、硫磺、交联助剂PL500,并混炼7min,密炼温度为152℃(
±
3℃),输出密炼机,自然冷却并粉碎后得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0035]为了研究防钻绒羽绒服内胆制作方法中的各项因素对所制作出的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影响,设计了多种制作方案进行制作,具体方案如表1所示:
[0036]表1
[0037][0038]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对实施例1

3所生产出的防钻绒羽绒服内胆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为透湿量测试、静水压测试、防钻绒测试、防变形测试以及减重测试,具体测试方式如下:
[0039]透湿量测试依照《GB/T12704.1

2009》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实验。
[0040]静水压测试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将经线和纬线纺织成双面平纹面料以备用;S2、将混合纤维超声分散至加热呈液态的胶体混合物中,固化后将其粉碎以获得填充粒;S3、将填充粒喷洒至双面平纹面料表面,振动以令填充粒进入钻绒孔隙内,再经热压处理后冷却备用,其中,填充粒经热压处理会融化并与其周边的双面平纹面料相黏合;S4、重复步骤S3,直到填充粒对双面平纹面料上的钻绒孔隙形成全面覆盖再进行下一步工艺;S5、对经步骤S4处理后的双面平纹面料进行轧光处理,自然冷却即获得防钻绒羽绒服内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填充粒中胶体混合物的质量为60%~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混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聚氨酯胶水80~10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6~20份、二乙烯基苯1~3.5份、氨酯级醋酸乙酯6~10份、乙酸乙酯3~7份、去离子水28~3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钻绒羽绒服内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三元乙丙橡胶80~135份、溴化丁基橡胶10~20份、苯乙烯共聚马来酸酐10~20份、氧化锌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贵吴昆明吴巧柔赵传书金宇霞
申请(专利权)人: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