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31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表面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含有相变材料,具有调温功能,使面料穿着更加凉爽舒适。爽舒适。爽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由于想变材料的吸放热性能可将其用于调温服装,常见的应用方式为将相变材料制成相变微胶囊添加至纺织品中使之具有调温功能。添加有相变材料的面料常用于夏季服装。现有的相变面料一般由相变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优异的相变调温功能,但是表面平整,穿着时会紧贴皮肤,人体出汗后面料与皮肤粘连,导致舒适度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包括:基布层;
[0006]所述基布层表面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覆盖面积为所述基布层的30%

70%。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为棉氨面料层;所述棉氨面料层由棉纱和氨纶交织而成。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由相变棉粘纱线编织而成。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和所述基布层表面附着有一层相变调温微胶囊层。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表面设置有抗菌整理层。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棉纱和氨纶外部缠绕有相变调温纤维。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基布层表面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使面料表面呈现为凸出的颗粒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手感,使面料基布层不会紧贴人体皮肤,在提高穿着舒适度的同时使面料保持良好的透气性,降低穿着的闷热感。
[0015]2、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含有相变材料,具有调温功能,使面料穿着更加凉爽舒适。同时,立体的发泡颗粒可负载大量的相变微胶囊,使面料的调温效果更好;立体的发泡颗粒与环境的接触面积更大,相变调温反应更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布层;2、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3、相变调温微胶囊层;4、抗菌整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为棉氨面料层,所述棉氨面料层由棉纱和氨纶交织而成。棉氨面料柔软舒适有弹性,吸湿透气手感好,能够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度和质感。具体的,基布层1为针织布,织造时,棉纱和氨纶按照一定排列比依次喂入针织机进行交织制得基布层1。
[0022]在所述基布层1表面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由混合相变材料的聚氨酯发泡制成,其中,相变材料为相变微胶囊。
[0023]从俯视图看,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为圆形,覆盖面积占基布层1总面积的的30%

70%。本实施例中,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占基布层1总面积的45%。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包括:基布层1、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抗菌整理层3;
[0026]所述基布层1由相变棉粘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相变棉粘纱线由相变微胶囊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
[0027]其中,相变微胶囊粘胶纤维由含有相变微胶囊的粘胶纤维纺成。所述含有相变微胶囊的粘胶纤维由添加有相变微胶囊的粘胶纺丝溶液经溶液纺制成。
[0028]具体的,基布层1由相变棉粘纱线针织而成。进一步的,在织造时,可交织一定比例的氨纶提高针织布的弹性和舒适度。
[0029]所述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呈矩阵排列设置在所述基布层1上,其中,从俯视角度看,发泡印花颗粒21呈圆形,覆盖基布层1的面积占基布层1总面积的30

70%,本实施例中为45%。
[0030]在基布层1表面和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表面2表面设置有一层相变调温微胶囊层3;所述相变调温微胶囊层3由向基布层1和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表面喷涂相变调温微胶囊液后烘干制得,可提高调温作用。
[0031]所述抗菌整理层3设置在所述基布层1的表面。所述抗菌整理层3由基布层1浸渍抗菌整理液烘干后制成,使面料具有优良的抗菌作用,丰富了面料的功能,提高了面料的质感。
[0032]实施例三:
[0033]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包括:基布层1;
[0034]所述基布层1为棉氨面料层,所述棉氨面料层由棉纱和氨纶交织而成。其中,所述棉纱和氨纶外部缠绕有相变调温纤维。具体的,相变调温纤维交叉缠绕于棉纱和氨纶外部,使面料具有调温功能,穿着凉爽舒适。其中,优选地,相变调温纤维为相变调温海藻纤维,制备步骤包括:1、制取质量百分比为3%

6%的海藻酸钠溶液;2、在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相变微胶囊作为调温添加剂,制取纺丝混合液;3、将所述纺丝混合液在金属凝固浴中采用常规湿法纺丝工艺制取相变调温海藻纤维。其中,步骤2中,海藻酸钠与相变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0:1

10:3;相变微胶囊的调温范围在18℃

38℃区间内,相变焓≥160J/g,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0μm,大部分粒径分布集中在0.5

6.0μm之间,以聚脲型树脂或环氧树脂为囊壁,并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取。
[0035]所述基布层1表面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从俯视角度看,该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呈圆形,覆盖基布层1的面积占基布层1总面积的30

70%,本实施例中为45%。
[0036]本技术可用于服装、枕头、被子等领域。
[003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表面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调温聚氨酯发泡颗粒(2)覆盖面积为所述基布层(1)的30%

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发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为棉氨面料层,所述棉氨面料层由棉纱和氨纶交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路云冯海杨惠斯陈如意房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尚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