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其包括:调节池组件、厌氧池组件、短程硝化池组件、反硝化池组件、硝化池组件、及生化沉淀池组件。通过设置厌氧氨氧化池与短程硝化池,结合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工艺,使废水中的一半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随后和另一半氨氮反应生成氮气,需氧量低,整体池体容积减少50%以上,处理成本大大降低,投资低、脱氮效率高;厌氧氨氧化池中添加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外加碳源;利用在线仪表组检测氨氮浓度及亚硝态氮浓度并控制硝化流量泵开闭,实现自动运行、自动监测和自动调配。配。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成分的污(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引起水华或赤潮,水体中氮磷污染会引起各种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呈胶质状覆盖水面,同时水体溶解氧迅速降低,鱼类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对于海水称“赤潮”,对于淡水称为“水华”。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地日趋严重,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大多数湖泊和近海海域连年遭受富营养化和“赤潮”的侵袭,造成难以估价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
[0003]去除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氨吹脱、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化学方法主要有折点加氯、选择性离子变换等;生物方法主要有硝化反硝化、土地处理法等。物理化学脱氮方法一般只能去除水中特定形态的氮,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环境污染,再生方法也不完善,因此,只适于处理中小水量污染物,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而生物脱氮方法适用范围广、投资及运转成本最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度水达标排放可靠性强,因此,成为国内外脱氮方法的首选。而传统生物脱氮装置相对停留时间长,需氧量大,需要投加碳源,处理费用相对较高。
[0004]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耗氧量低、无需外加碳源、成本低的生物脱氮装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耗氧量、低成本的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包括:
[0008]调节池组件,包括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设置于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内的潜水提升泵、及设置于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上的控制仪表组;
[0009]厌氧池组件,包括添加有自养型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池、及设置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内的三相分离器;
[0010]短程硝化池组件,包括短程硝化池、设置于所述短程硝化池内的第一生物填料、及设置于所述短程硝化池上的硝化回流泵;
[0011]反硝化池组件,包括反硝化池、及设置于所述反硝化池内的第二生物填料;
[0012]硝化池组件,包括硝化池、设置于所述硝化池内的第三生物填料、及设置于所述硝化池内的混合液回流泵;
[0013]生化沉淀池组件,包括生化沉淀池、及设置于所述生化沉淀池内的中心导流筒;
[0014]其中,所述潜水提升泵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连通,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在所述潜水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厌氧氨氧化池;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短程硝化池连通,所述厌氧氨氧化池的出水经所述三相分离器后流入所述短程硝化池;所述短程硝化池与所述反硝化池连通,所述硝化回流泵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连通,所述短程硝化池的出水进入所述反硝化池中或在所述硝化回流泵作用下回流至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所述控制仪表组检测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中的氨氮浓度及亚硝态氮浓度,并控制所述硝化回流泵的开闭以使得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保持在1:1~1:1.3;所述反硝化池与所述硝化池连通,所述混合液回流泵与所述反硝化池连通,所述硝化池的出水通过所述混合液回流泵回流至所述反硝化池;所述反硝化池与所述中心导流筒连通,所述反硝化池的出水通过所述中心导流筒进入到所述生化沉淀池中,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达标排放。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仪表组包括检测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中氨氮浓度的氨氮在线仪、检测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中亚硝态氮浓度亚硝态氮在线仪、及控制所述硝化回流泵开闭的PLC控制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仪表组还包括pH在线监测仪。
[0017]进一步地,所述脱氮装置还包括向所述短程硝化池及所述硝化池供气的鼓风机。
[0018]进一步地,所述短程硝化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短程硝化池底部的第一微孔曝气器,所述第一微孔曝气器与所述鼓风机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硝化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硝化池底部的第二微孔曝气器,所述第二微孔曝气器与所述鼓风机连通。
[0020]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硝化池内的至少一组潜水搅拌器。
[0021]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组潜水搅拌器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潜水搅拌器相离设置于所述反硝化池底部。
[0022]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沉淀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生化沉淀池内的斜管填料。
[0023]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沉淀池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生化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回流泵。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技术通过设置厌氧氨氧化池与短程硝化池,结合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工艺,使废水中的一半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随后和另一半氨氮反应生成氮气,需氧量低,整体池体容积减少50%以上,处理成本大大降低,投资低、脱氮效率高;厌氧氨氧化池中添加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外加碳源;利用在线仪表组检测氨氮浓度及亚硝态氮浓度并控制硝化流量泵开闭,实现自动运行、自动监测和自动调配。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示意图。
[0029]其中:
[0030]1、调节池组件;11、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12、潜水提升泵;13、控制仪表组;2、厌氧池组件;21、厌氧氨氧化池;22、三相分离器;3、短程硝化池组件;31、短程硝化池;32、第一生物填料;33、第一微孔曝气器;34、硝化回流泵;4、反硝化池组件;41、反硝化池;42、第二生物填料;43、潜水搅拌器;5、硝化池组件;51、硝化池;52、第三生物填料;53、第二微孔曝气器;54、混合液回流泵;6、鼓风机;7、生化沉淀池组件;71、生化沉淀池;72、中心导流筒;73、斜管填料;74、污泥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用于低耗氧、低成本、高效地实现高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自动调配式生物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组件,包括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设置于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内的潜水提升泵、及设置于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上的控制仪表组;厌氧池组件,包括添加有自养型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池、及设置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内的三相分离器;短程硝化池组件,包括短程硝化池、设置于所述短程硝化池内的第一生物填料、及设置于所述短程硝化池上的硝化回流泵;反硝化池组件,包括反硝化池、及设置于所述反硝化池内的第二生物填料;硝化池组件,包括硝化池、设置于所述硝化池内的第三生物填料、及设置于所述硝化池内的混合液回流泵;生化沉淀池组件,包括生化沉淀池、及设置于所述生化沉淀池内的中心导流筒;其中,所述潜水提升泵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连通,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在所述潜水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厌氧氨氧化池;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短程硝化池连通,所述厌氧氨氧化池的出水经所述三相分离器后流入所述短程硝化池;所述短程硝化池与所述反硝化池连通,所述硝化回流泵与所述厌氧氨氧化池连通,所述短程硝化池的出水进入所述反硝化池中或在所述硝化回流泵作用下回流至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所述控制仪表组检测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中的氨氮浓度及亚硝态氮浓度,并控制所述硝化回流泵的开闭以使得所述高有机高氨氮废水调节池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浓度比保持在1:1~1:1.3;所述反硝化池与所述硝化池连通,所述混合液回流泵与所述反硝化池连通,所述硝化池的出水通过所述混合液回流泵回流至所述反硝化池;所述反硝化池与所述中心导流筒连通,所述反硝化池的出水通过所述中心导流筒进入到所述生化沉淀池中,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达标排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煜,姚香平,沈益婷,任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环职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