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芍药甘草汤是中国古代经典名方,始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其主要由芍药、甘草构成,古法原文是: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方中芍药酸寒,益阴养血甘草甘温,缓急补虚,二者合用,酸甘化阴,缓解拘挛。主治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证,用于脚挛急,筋脉挛缩,脘腹拘急疼痛,舌淡脉迟。组方中白芍味酸苦,能够发挥养阴、活血之功效,炙甘草则具有补中、滋养及缓解痉挛症状的特征。临床治疗中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
[0003]中药颗粒是在中医院理论指导下,以规范炮制加工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颗粒剂,克服了传统饮片煎煮过程中先煎、后下、包煎以及煎煮容器不规范等难题,对确保和稳定临床疗效有明显的优势。中药颗粒既可供临床灵活组方,调配冲服,又可作为中药制剂提供工业原料,作为片剂和胶囊剂的原料。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箔袋或其它方便的包装,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芍药和甘草加水共同煎煮,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制备芍药甘草汤浸膏;S2:将赋形剂放入流化床腔室内作为固态物料,将芍药甘草汤浸膏或以芍药甘草汤浸膏制备而成的混合清膏作为流化床制粒的液态物料,通过压缩喷枪在流化床制粒机中,使芍药甘草汤浸膏与赋形剂进行流化制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芍药与甘草的质量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芍药为白芍,所述甘草为炙甘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制备芍药甘草汤浸膏的具体方法为:按1:1的质量比称取芍药和甘草,加水共同煎煮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6
‑
8倍,每次提取0.5~2小时;然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制得相对密度为1.10
‑
1.30(50℃)的浸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赋形剂选自糊精、麦芽糊精、乳糖或者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甘草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以混合清膏作为流化床制粒的液态物料时,制粒方法如下:将赋形剂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赋形剂和第二部分赋形剂;将芍药甘草汤浸膏、第一部分赋形剂和纯化水混合均匀,配置成混合清膏;将第二部分赋形剂放入流化床腔室内作为固态物料,将混合清膏作为流化床制粒的液态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子龙,袁李芳,黄翔,卢凌霄,曹儒宾,刘世勇,王啸,杨婷,刘迪,冯芸,朱垒,张玲玲,黄迪菲,陈日丹,闫雪孟,王芳,段凯婷,陈江柳,段玲玲,张贺磊,程诗旋,王磊,黎俊杰,李霞玲,阮君君,刘敏,胡浩,易晓焱,王昭媛,华桂香,陈佳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