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03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排气管,罐体底部设有回流管,罐体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和预处理区,在排气管下方与回流管的上方之间通过设置竖向隔开的L形竖向内壁将罐体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和预处理区,在远离气液分离区一侧的预处理区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在相对L形竖向内壁底部一侧气液分离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在气液分离区内的进水管设置有文丘里射流器,文丘里射流器下方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气液进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沼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在分离难降解有机杂质的同时,克服了高浓度有机废水难以降解和传统气浮预处理溶解氧过多影响厌氧效率的问题。影响厌氧效率的问题。影响厌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厌氧反应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处理技术以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处理等优点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由于有机杂质过多,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后仍然难以被降解,影响厌氧反应器运行效率。传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方式中多利用气浮工艺将难降解的有机杂质进行分离,但经过气浮工艺处理过后的废水又存在溶解氧过高,破坏厌氧环境的问题。为了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效率,亟需开发新的设备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本技术能够利用沼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在分离难降解有机杂质的同时,克服了高浓度有机废水难以降解和传统气浮预处理溶解氧过多影响厌氧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排气管,罐体底部设有回流管,罐体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和预处理区,在排气管下方与回流管的上方之间通过设置竖向隔开的L形竖向内壁将罐体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和预处理区,其中,气液分离区的顶部与预处理区的顶部相互连通,在远离气液分离区一侧的预处理区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在相对L形竖向内壁底部一侧气液分离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排水管通过L形竖向内壁底壁和侧壁隔开,所述进水管由罐体的外壁依次穿过气液分离区、L 形竖向内壁与预处理区连通,在气液分离区内的进水管设置有文丘里射流器,文丘里射流器下方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气液进入管,在预处理区底部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
[0005]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区分为布气区和分离区,布气区和分离区之间由横向内壁隔开,在所述文丘里射流器上接有吸气管,该吸气管由气液分离区的布气区向上穿过横向内壁延伸至布气区中。
[0006]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向内壁的一端连接在L形竖向内壁的外侧壁上,所述横向内壁的另一端向罐体的侧壁方向延伸,沿横向内壁的上方环绕设置有多块折流板,所述吸气管的上端水平高度大于折流板所在的水平高度。
[0007]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预处理区内且接近排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横向隔水壁,在横向隔水壁上设置有泡沫出口,所述排水管位于预处理区的泡沫出口下方。
[0008]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泡沫出口的上方设置有挡泡件。
[0009]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预处理区内且在L形竖向内壁的底部上设置有竖直向
上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上端位于泡沫出口的下方且低于排水管的水平线。
[0010]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呈U型向上弯曲后再向下弯曲。
[0011]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气液分离区一侧的罐体的外壁设有气液分离区水位计,在预处理区一侧的罐体的外壁设有预处理区水位计。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1)、本技术能够利用沼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在分离难降解有机杂质的同时,克服了高浓度有机废水难以降解和传统气浮预处理溶解氧过多影响厌氧效率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技术利用沼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时,在分离难降解有机杂质的过程中不增加溶解氧,不破化后续厌氧反应环境;
[0014]2)、本技术在传统气液分离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条折流板,减少气液分离过程中气泡容易溢出的问题;在预处理区中间设置挡水板,提高泡沫与预处理出水的分离效率,同时将出水管设置成向上弯的形式,从而增加分离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

A向视图;
[0017]附图中,100

罐体,101

排气管,102

回流管,103

气液进入管,104

L 形竖向内壁,105

气液分离区水位计,106

预处理区水位计,110

气液分离区, 111

布气区,112

分离区,113

横向内壁,114

折流板,120

预处理区,横向隔水壁120a,121

进水管,122

文丘里射流器,123

吸气管,124

挡水板,125
‑ꢀ
泡沫出口,126

挡泡件,127

排水管,128

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0019]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00,罐体100顶部设有排气管101,罐体100底部设有回流管102,罐体100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110 和预处理区120,在排气管101下方与回流管102的上方之间通过设置竖向隔开的L形竖向内壁104将罐体100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110和预处理区120,其中,气液分离区110的顶部与预处理区120的顶部相互连通,在远离气液分离区110一侧的预处理区12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127,在相对L形竖向内壁104底部一侧气液分离区110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121,该进水管 121与排水管127通过L形竖向内壁104底壁和侧壁隔开,所述进水管12由罐体100的外壁依次穿过气液分离区110、L形竖向内壁104与预处理区120 连通,在气液分离区110内的进水管121设置有文丘里射流器122,文丘里射流器122下方的罐体100侧壁上设置有气液进入管103,在预处理区120底部的罐体100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128,在气液分离区110一侧的罐体100的外壁设有气液分离区
水位计105,在预处理区120一侧的罐体100的外壁设有预处理区水位计106,可方便随时观察罐体100内的水位高度。
[0020]在本技术中,所述气液分离区110分为布气区111和分离区112,布气区111和分离区112之间由横向内壁113隔开,在所述的文丘里射流器122 上接有吸气管123,该吸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排气管,罐体底部设有回流管,罐体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和预处理区,在排气管下方与回流管的上方之间通过设置竖向隔开的L形竖向内壁将罐体内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和预处理区,其中,气液分离区的顶部与预处理区的顶部相互连通,在远离气液分离区一侧的预处理区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在相对L形竖向内壁底部一侧气液分离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排水管通过L形竖向内壁底壁和侧壁隔开,所述进水管由罐体的外壁依次穿过气液分离区、L形竖向内壁与预处理区连通,在气液分离区内的进水管设置有文丘里射流器,文丘里射流器下方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气液进入管,在预处理区底部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区分为布气区和分离区,布气区和分离区之间由横向内壁隔开,在所述文丘里射流器上接有吸气管,该吸气管由气液分离区的布气区向上穿过横向内壁延伸至布气区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沼气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宏王靖文李锡杰代庆福黄家源黄海山陈志宇苏嘉萍何富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新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