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锤头径向锻造机开口度的调节机构及其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径向锻造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双锤头的径向锻造机开口度的调节机构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径锻机的锻压频次为20次/秒,一般径锻机为四锤头结构,存在设备结构复杂,重量较大,加工精度高,滑动摩擦副多,负载大,材料和加工要求极高的缺点,另外,四个锤头需要多轴同步控制,还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并且,四锤头结构,对关键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液压伺服控制技术,多轴同步控制技术等要求也极高,加上部分使用厂家维护能力弱,导致设备的维护使用成本很高;市场上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的径锻机,以较低的成本来提高径锻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锤头径向锻造机开口度的调节机构及其调节方法,解决了如何以简单的结构和低廉的成本实现对棒管料的高质量径锻,以及便捷准确调整开口度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是:在机架上设置两个彼此平行的竖直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锤头径向锻造机开口度的调节机构,包括机架、左竖直摆臂(7)、右竖直摆臂(21)、曲轴(3)、曲轴驱动电机(34)、涡轮和蜗杆;在左竖直摆臂(7)的中部设置有左竖直摆臂铰接销轴(8),左竖直摆臂铰接销轴(8)的前端设置在前侧机架上,左竖直摆臂铰接销轴(8)的后端设置在后侧机架上;在右竖直摆臂(21)中部设置有右竖直摆臂铰接销轴(22),右竖直摆臂铰接销轴(22)的前端设置在前侧机架上,右竖直摆臂铰接销轴(22)的后端设置在后侧机架上;在左竖直摆臂(7)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左锤头(11),在右竖直摆臂(2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右锤头(25);在左竖直摆臂(7)的下端与右竖直摆臂(2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曲轴(3),曲轴(3)的前部设置在前曲轴支撑轴承(2)中,前曲轴支撑轴承(2)固定设置在前侧机架上,曲轴(3)的后部设置在后曲轴支撑轴承(1)中,后曲轴支撑轴承(1)设置在后侧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在左竖直摆臂(7)前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圆柱状左前偏心套孔,在圆柱状左前偏心套孔中,活动套接有圆柱状左前偏心套(9),左竖直摆臂铰接销轴(8)的前端固定设置在圆柱状左前偏心套(9)中;在左竖直摆臂(7)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圆柱状左后偏心套孔,在圆柱状左后偏心套孔中,活动套接有圆柱状左后偏心套(10),左竖直摆臂铰接销轴(8)的后端固定设置在圆柱状左后偏心套(10)中;在圆柱状左前偏心套(9)的前端外圆上,固定套接有左前涡轮(12),在左前涡轮(12)的下端啮合有左前蜗杆(14),左前蜗杆(14)的右端活动穿接在左前蜗杆支撑座(27)中,左前蜗杆支撑座(27)固定设置在前侧机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锤头径向锻造机开口度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右竖直摆臂(21)前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圆柱状右前偏心套孔,在圆柱状右前偏心套孔中,活动套接有圆柱状右前偏心套(23),右竖直摆臂铰接销轴(22)的前端固定设置在圆柱状右前偏心套(23)中;在右竖直摆臂(21)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圆柱状右后偏心套孔,在圆柱状右后偏心套孔中,活动套接有圆柱状右后偏心套(24),右竖直摆臂铰接销轴(22)的后端固定设置在圆柱状右后偏心套(24)中;在圆柱状右前偏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生,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通泽智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