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75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应用手机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主后盖结构的后盖板内开设内槽,可以提高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以提高散热效率,设置的覆盖组件便于在不需要高效散热的时候对内槽的位置进行覆盖,避免容易积灰或是漏水,设置的配合组件可以便于对内槽的内部进行保护,阻挡杂质以防止其进入主后盖结构中对内部手机元器件造成伤害,在使用覆盖组件的时候电动马达启动,带动螺杆转动,使得驱动块向端部块的方向滑动,设置的连接架对覆盖板进行连接,覆盖板移动到内槽的位置时即可进行封堵,反之可以将内槽暴露出以提高散热效率。露出以提高散热效率。露出以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机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手机分为多个部分组成,最后通过作为外屏的顶盖板和作为锂电池防护的底盖板进行安装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63131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机后盖,包括手机后盖本体,所述手机后盖本体外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散热器,多个所述支撑散热器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外侧与手机后盖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内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旋转机构一侧固定连通有弹性件,所述手机后盖本体外侧设置有按键,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弹性椭圆球,该技术涉及手机
该一种手机后盖,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手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玻璃后盖,玻璃后盖摩擦力小,容易摔碎,夏天时,放在床头的手机,手机背部紧贴床单,背部散热差容易造成手机发烫,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现有的手机盖板在对锂电池进行防护的时候为了保护效果会尽可能的将结构作为密封处理,但在高性能使用手机的时候手机的内部部件包括锂电池可能会产生发热的情况,尤其是锂电池,在长时间受到高温后可能会变形膨胀或是爆炸,较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其优点是提高了对于手机后部结构的冷却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主后盖结构,所述主后盖结构包括后盖板、覆盖组件和内槽,所述覆盖组件设置在后盖板的底部,所述内槽开设在后盖板的内壁,所述覆盖组件包括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电动马达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端部块,所述端部块靠近后盖板的一侧与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覆盖板,所述内槽的内侧设置有配合组件,所述后盖板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冷却组件,所述辅助冷却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内框和散热风扇,所述连接组件靠近后盖板的一侧与后盖板活动连接,所述内框的两侧均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栓接在内框的内侧。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槽,可以使得设备内的热量可以从外部环境中散出,配合组件可以便于对内槽的内部进行保护,阻挡杂质以防止其进入主后盖结构中对内部手机元器件造成伤害,在对内槽的位置进行覆盖的时候,电动马达启动,带动螺杆转动,使得驱动块向端部块的方向滑动,设置的连接架对覆盖板进行连接,覆盖板移动到内槽的位置时即可进行覆盖,起到隔绝内外部环境的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盖板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粘接有导热层,所述
导热层的外侧涂覆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涂覆有耐磨层。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热层可以更好的将手机的热量导出,耐腐蚀层可以提升装置的耐腐蚀性能,设置的耐磨层可以提高装置的耐磨性能避免产生划痕。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层为紫铜材料制成,所述耐腐蚀层为防腐环氧树脂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为聚醚醚酮材料制成。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性能好的紫铜材料作为导热层可以起到良好的导热效果,且成本较低,防腐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的耐腐蚀层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种酸碱对结构造成的腐蚀,聚醚醚酮材料制成的耐磨层可以有效的保护结构。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内陷槽、弹性片、外网框和内隔网,所述内陷槽开设在内槽的内壁,所述弹性片固定连接在内陷槽的内壁,所述弹性片靠近外网框的一侧与外网框的内侧卡接,所述外网框卡接在内槽的内侧,所述外网框的内侧与内隔网焊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陷槽,对弹性片进行安装,外网框对内隔网进行安装,使用的时候将外网框直接卡入内槽中,弹性片的凸起部分卡入外网框的内凹部分,以完成对于外网框的安装并且避免松脱,内隔网可以有效的避免外部杂质进入。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网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表面与内槽接触,所述外网框的顶部开设有脱离槽。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可以提高外网框和内槽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发生杂质卡入或是漏水等情况。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离槽的内侧插接有脱离杆,所述脱离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杆,所述脱离杆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脱离杆和弹性连杆配合,作为外网框的拆卸配件使用,使用的时候将脱离杆插入脱离槽中,脱离杆抵压弹性片,使其变形并且从外网框中脱离,通过弹性连杆的弹性使两个脱离杆对外网框进行夹持,此时可以将外网框从内槽中取下。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六个伸缩杆、两个卡板和插接柱,所述伸缩杆分别焊接在内框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伸缩杆远离内框的一侧与卡板焊接,两个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与插接柱焊接,所述插接柱靠近后盖板的一侧与后盖板插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杆,将卡板和内框进行连接,通过调节伸缩杆可以便于让卡板之间的距离增加,使得插接柱插入后盖板中以完成安装。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伸缩杆包括外杆、内杆和复位拉簧,所述外杆焊接在内框的外侧,所述内杆滑动连接在外杆的内侧,所述内杆靠近卡板的一侧与卡板焊接,所述复位拉簧焊接在内杆的内壁,所述复位拉簧靠近外杆的一侧与外杆的内壁焊接。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复位拉簧,将内杆从外杆内抽出的时候复位拉簧被拉长蓄力,在不再施加力的时候复位拉簧回弹使得内杆从外杆的外部缩回。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盖板的内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水网,所述插接孔的内侧与插接柱插接。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接孔,可以便于让插接柱与后盖板进行连接。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侧
与连接架滑动连接,所述后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挡架,所述阻挡架的表面与覆盖板的表面配合使用。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框和连接架配合,便于限制连接架的移动位置,避免发生角度偏差,设置的阻挡架对覆盖板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过度移动。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通过在主后盖结构的后盖板内开设内槽,可以提高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以提高散热效率,设置的覆盖组件便于在不需要高效散热的时候对内槽的位置进行覆盖,避免容易积灰或是漏水,设置的配合组件可以便于对内槽的内部进行保护,阻挡杂质以防止其进入主后盖结构中对内部手机元器件造成伤害,在使用覆盖组件的时候电动马达启动,带动螺杆转动,使得驱动块向端部块的方向滑动,设置的连接架对覆盖板进行连接,覆盖板移动到内槽的位置时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包括主后盖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后盖结构(1)包括后盖板(101)、覆盖组件(102)和内槽(103),所述覆盖组件(102)设置在后盖板(101)的底部,所述内槽(103)开设在后盖板(101)的内壁,所述覆盖组件(102)包括电动马达(1021),所述电动马达(102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022),所述螺杆(1022)远离电动马达(10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端部块(1023),所述端部块(1023)靠近后盖板(101)的一侧与后盖板(101)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02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驱动块(1024),所述驱动块(102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025),所述连接架(102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覆盖板(1026),所述内槽(103)的内侧设置有配合组件(2),所述后盖板(101)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冷却组件(3),所述辅助冷却组件(3)包括连接组件(301)、内框(302)和散热风扇(303),所述连接组件(301)靠近后盖板(101)的一侧与后盖板(101)活动连接,所述内框(302)的两侧均与连接组件(30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303)栓接在内框(302)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101)包括基层(1011),所述基层(1011)的表面粘接有导热层(1012),所述导热层(1012)的外侧涂覆有耐腐蚀层(1013),所述耐腐蚀层(1013)的外侧涂覆有耐磨层(10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1012)为紫铜材料制成,所述耐腐蚀层(1013)为防腐环氧树脂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1014)为聚醚醚酮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冷却系统专用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组件(2)包括内陷槽(201)、弹性片(202)、外网框(203)和内隔网(204),所述内陷槽(201)开设在内槽(103)的内壁,所述弹性片(202)固定连接在内陷槽(201)的内壁,所述弹性片(202)靠近外网框(203)的一侧与外网框(203)的内侧卡接,所述外网框(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楠何在专刘雨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金岭南鑫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