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散热板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散热板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
‑
图3所示,大功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结构由一种铜合金材料冲压制成框架主体10,框架主体10包括放置芯片的散热板101和连接芯片的引线102。大功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因工作时功率大而产生的热量高,需要充分的散热才能确保器件正常工作,所以此类产品要求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导热性能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可靠性。散热板101散热面为冲裁后毛刺面,边缘因冲裁毛刺等原因并不是很平整,封装时散热面是需要裸露在外才能更好地发挥散热性能,封装塑料与散热板101散热面铜材分界处不够平整就很容易产生溢胶,也就是塑料渗入铜散热面,严重影响散热性能,进而导致产品报废。同时因框架主体10散热板101散热面并没有封装在塑料体20内,而是部分裸露在外,这就要求塑封体20和框架主体10之间要有很好的结合力,结合牢固才能保护内部芯片及电路,否则容易造成封装电子元件松动,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散热板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二个以上的压台;所述压台的底面固定在底座的顶面,压台的径向尺寸大于底座的径向尺寸,使得压台的外沿沿径向超出底座的边缘;二个以上的压台依次叠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敬捷,林桂贤,林晨晓,丘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捷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