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511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解决了现有配产配注方法不适应薄差油层的问题。所述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包括:确定注入井某一单层配注量;通过不同类型油层连通质量关系,确定注入井某一单方向上连通质量情况及碾平地层系数;量化注采井距不均匀程度,确定某一层段井距突进系数;基于连通质量、井距影响以及碾平地层系数,将配注量按照上述考虑因素参数占比劈分到某一方向,进行某一层段各个连通方向采出井配注配产。该配产配注方法,能够满足薄差油层化学驱不同连通质量油层的单层、单方向的配产配注需求,提高薄差油层化学驱单井配产配注合理率,保证油田的稳产超产。田的稳产超产。田的稳产超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新的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单井配产配注是以保持地下注采平衡及合理地层压力水平为原则,把全区产油量、注入量通过科学地测算,合理地分配到每个井组和单井。配产配注在化学驱开发调整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目前已有配产配注计算方法如下:
[0003]目标油藏孔隙体积:V=S
×
h
×
φ
[0004]式中:V

区块孔隙体积,m3;
[0005]S

区块开发面积,km2。
[0006]h

油层有效厚度,m;
[0007]φ

油层有效孔隙度,%。
[0008]全区日注入量:Q
全区
=V
×
c/365
[0009]式中:Q
全区

全区日注入量,m3;
[0010]c

区块年注入速度,PV/a。
[0011]单井配注量计算方法,利用有效厚度注入强度法或碾平有效厚度强度法,将全区的日配注量劈分到单井。单井配产量采用连通方向占比劈分法,即将注入井的日配注量按照连通方向数平均劈分到每个采出井。或者采用油水井碾平地层系数劈分法,即将注入井的日配注量按照某一方向碾平地层系数占比,劈分到各个采出井。
[0012]这种配产配注方法主要应用于油层发育条件较好的一类油层,一类油层河道砂体发育,井间连通关系相对简单,砂体相变相对较小,满足了一类油层注采平衡,压力平衡的开发需求。随着化学驱开发对象转向薄差油层,以及对化学驱开发调整的新认识,这种配产配注方法产生了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0013]一是对剩余油挖潜的不适应。在原来一类油层化学驱开发中后期,表现出剩余油分布不均衡的特征,按照原方法进行配产配注,没有考虑不同方向上的注采强度,局部低剩余油饱和度井区形成低效无效循环,造成了注入化学剂的浪费;目前化学驱开发对象转为薄差油层为主,这种剩余油分布不均衡的特征更加突出,利用原配产配注方法,不能形成有效驱替,造成了局部井层剖面动用差异大、聚合物用量差异大以及低效无效循环严重浪费化学剂的问题。
[0014]二是对不同连通关系强度设计的不适应。随着开发对象变差,1米以下薄差油层厚度占比不断增加,平面相变频繁、井间连通关系复杂,原有一类油层条件下配产配注方法不能满足薄差油层不同连通质量油层的单层、单方向的配产配注需求。例如注采井均为河道砂体发育,但两口井间存在砂体变差部位遮挡,如采用原配产配注方法,会造成强度过大,导致注入压力上升过快,形成憋压,存在套损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配产配注方法不适应薄差油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该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能够满足薄差油层化学驱不同连通质量油层的单层、单方向的配产配注需求,提高薄差油层化学驱单井配产配注合理率,保证油田的稳产超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7]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包括:
[0018]确定注入井某一单层配注量;
[0019]通过不同类型油层连通质量关系,确定注入井某一单方向上连通质量情况及碾平地层系数;
[0020]量化注采井距不均匀程度,确定某一层段井距突进系数;
[0021]基于连通质量、井距影响以及碾平地层系数,将单层配注量按照上述考虑因素参数占比劈分到某一方向,进行某一层段各个连通方向采出井配注;
[0022]基于确定的某一层段各个连通方向采出井配注的量,按照注采平衡法,对采出井进行由单向到单层,再到单井的配产。
[0023]进一步的,确定注入井某一单层配注量的方法,包括:
[0024]通过精细地质解释,明确不同油层单层孔隙体积、地质储量、连通关系、有效厚度及渗透率等参数;通过类比法及现场实际开发经验,制定区块合理注入速度;从而确定全区日注入量;
[0025]基于确定的全区日注入量及确定的单层孔隙体积,结合该层优势相动用比例,以及层段剩余油饱和度水平;确定注入井单层配注量关系式;
[0026]进一步的,单层配注量关系式:
[0027][0028]其中:Q
全区
=V
×
c/365;
[0029]式中:Q
全区

全区日注入量,m3;
[0030]c

区块年注入速度,PV/a;
[0031]V

区块总孔隙体积,m3;
[0032]Q
单层

单层日配注量,m3;
[0033]V
有效单层

有效单层孔隙体积,m3;
[0034]V
一类渐变单层

一类渐变单层孔隙体积,m3;
[0035]D
分类

单层砂体相别的有效动用比例,%;
[0036](来源于薄差油层实际吸液剖面统计分析结果);
[0037]S


剩余油饱和度,%,以注入井为中心的含油饱和度,
[0038](来源于跟踪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0039]进一步的,单方向碾平地层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0040]在精细地质再认识的基础上,考虑注采井区域内所有井,依据六种微相类型建立了井间砂体连通关系,利用数值模拟,定量评价不同砂体接触类型连通质量,给出连通质量
定量化评价系数;
[0041]确定砂体连通类型后,根据井间实际存在所有井点油层发育,结合薄差油层取心及现场吸液剖面资料,将仍存在一定潜力且可动用的一类过渡砂岩,改变以往只用有效厚度计算配产配注的方法,利用不同砂体孔隙度差异,建立一类过渡砂岩折算方法,将一类过渡砂岩纳入到厚度计算,确定单方向碾平地层系数。
[0042]进一步的,确定单方向碾平地层系数的关系式为:
[0043]单方向碾平地层系数:
[0044][0045]式中:
[0046]k

渗透率,mD;
[0047]h

折算厚度,m;
[0048]h
一类过渡砂岩

一类过渡砂岩厚度,m;
[0049]h
有效

有效厚度,m;
[0050]φ
一类过渡砂岩

一类过渡砂岩孔隙度,%;
[0051]φ
一有效

有效孔隙度,%;
[0052]r

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注入井某一单层配注量;通过不同类型油层连通质量关系,确定注入井某一单方向上连通质量情况及碾平地层系数;量化注采井距不均匀程度,确定某一层段井距突进系数;基于连通质量、井距影响以及碾平地层系数,将单层配注量按照连通质量、井距以及碾平地层系数占比劈分到某一方向,进行某一层段各个连通方向采出井配注;基于确定的某一层段各个连通方向采出井配注的量,按照注采平衡法,对采出井进行由单向到单层,再到单井的配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注入井某一单层配注量的方法,包括:通过精细地质解释,明确不同油层单层孔隙体积、地质储量、连通关系、有效厚度及渗透率等参数;通过类比法及现场实际开发经验,制定区块合理注入速度;从而确定全区日注入量;基于确定的全区日注入量及确定的单层孔隙体积,结合该层优势相动用比例,以及层段剩余油饱和度水平;确定注入井单层配注量关系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层配注量关系式:其中:Q
全区
=V
×
c/365;式中:Q
全区

全区日注入量,m3;c

区块年注入速度,PV/a;V

区块总孔隙体积,m3;Q
单层

单层日配注量,m3;V
有效单层

有效单层孔隙体积,m3;V
一类渐变单层

一类渐变单层孔隙体积,m3;D
分类

单层砂体相别的有效动用比例,%;S


剩余油饱和度,%,以注入井为中心的含油饱和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化学驱单层单向配产配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单方向碾平地层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在精细地质再认识的基础上,考虑注采井区域内所有井,依据六种微相类型建立了井间砂体连通关系,利用数值模拟,定量评价不同砂体接触类型连通质量,给出连通质量定量化评价系数;确定砂体连通类型后,根据井间实际存在所有井点油层发育,结合薄差油层取心及现场吸液剖面资料,将仍存在一定潜力且可动用的一类过渡砂岩,改变以往只用有效厚度计算配产配注的方法,利用不同砂体孔隙度差异,建立一类过渡砂岩折算方法,将一类过渡砂岩纳入到厚度计算,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福白文广陈金凤曹春光冯耀国邢贝贝林乐宵刘小波付孝军马源魏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