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92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首先截取一段PVC管作为装药端头;然后在该PVC管轴向方向同一位置的内外管壁上各安装一圈可以上下转动的硬塑料叶片,且将径向方向同一位置的内外两叶片通过一根贯穿PVC管管壁的弧形金属杆连接;最后将安装了硬塑料叶片的PVC管与粉状炸药输送管连接,插入岩体钻孔底部,在向岩体钻孔内压注粉状炸药的同时逐渐退出装药管。在上述装药过程中,压注装药压力会使设置在PVC管内侧的叶片向上翻转,同时通过弧形金属杆带动PVC管外侧的叶片向下翻转展开,封闭装药管和岩体钻孔孔壁间的缝隙,降低粉状炸药装药过程中的返粉,提高粉状炸药的装药利用率,改善装药现场环境,提高岩体爆破效果。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体爆破装药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深孔爆破是我国金属矿山高效采矿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金属矿必须向大型化、高效化转变。爆破钻孔参数是影响金属矿山产能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岩体内爆破钻孔的钻进,特别是钻机在钻孔间的频繁切换,大大增加了钻机无效的开机时间,浪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电力。因此,深孔钻进及深孔爆破可有效延长钻机的连续工作时间,在相同爆破方量的条件下,降低爆破钻孔的数量,使得钻机不必在换孔过程中浪费时间、人力和电力,提高钻机的钻进效率和钻孔的爆破效率。
[0003]粉状炸药深孔装药时的返粉现象制约深孔爆破的重要因素。岩石粉状炸药本是一种优良的工业炸药,具有爆炸威力大、施工效率高,有毒气体含量少、贮存、运输使用安全等特点,在我国金属矿山使用普遍。该种散装炸药通常是通过空气压力将其压注到岩体钻孔内的。但是正因其散状特点,在向岩体孔内装药时,较大的装药压力会使炸药粉末通过装药管与钻孔孔壁间的缝隙溢出,出现“返粉”现象。返粉现象在深孔上向装药时更为严重,不仅降低了粉状炸药在岩体孔内的密实度,而且减小了粉状炸药的装药效率,造成炸药浪费和装药工况恶劣,极大限制了深孔爆破的优势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粉状炸药深孔装药效率,发挥深孔爆破集约、高效的技术优势,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在粉状炸药装药管端头的内外联动叶片,使得装药时管内叶片向上翻起的同时,带动管外叶片向下展开,封闭粉状炸药装药管壁和岩体钻孔孔壁间的缝隙,从而有效降低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的返粉,提高粉状炸药的装药效率和爆破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①
首先截取一段PVC管作为装药端头;
[0007]②
在该PVC管装药端头的轴向方向的同一位置的内外管壁上各安装一圈可以上下转动的硬塑料叶片;
[0008]③
将该PVC管装药端头的径向方向同一位置的内外两叶片通过一根贯穿PVC管管壁的弧形金属杆连接;
[0009]④
将安装了硬塑料叶片的PVC管装药端头与粉状炸药输送管连接后,插入岩体钻孔底部,在向岩体钻孔内压注粉状炸药的同时逐渐退出装药管,直到整个岩体孔内装满粉状炸药。
[0010]所述

中PVC管装药端头须具有防静电功能,同时为了方便后续安装返粉叶片,该
段PVC管装药端头的长度宜为200

400mm、外径宜为岩体内爆破钻孔孔径的一半、管壁厚度大于5mm为宜。
[0011]所述

中安装塑料叶片的位置宜选择在PVC管装药端头轴向方向的中间,且硬塑料叶片须具有防静电功能、外侧叶片的形状为矩形、内侧叶片的形状为弧形三角形、内侧叶片的角度θ=,其中n=5

10,且n为整数,n的具体取值由PVC管装药端头外径、叶片硬度和强度等因素决定。
[0012]所述

中弧形金属杆连的中心角度为90
°
,保证PVC管装药端头壁内外相对的两叶片始终相互垂直,且该金属连杆能够在PVC管装药端头壁中自由滑动。
[0013]所述

中粉状炸药输送管的内径应等于PVC管装药端头的外径,方便连接。
[0014]所述

中连接好的粉状炸药装药管在插入岩体钻孔前,应在PVC管装药端头内部叶片的上方预置部分粉状炸药,用该部分粉状炸药的重量保证PVC管装药端头内叶片处于水平位置,PVC管装药端头外叶片处于紧贴管壁的垂直位置,方便整个装药管能顺利插入岩体钻孔内。
[0015]所述

中在向岩体孔内装药过程中,压注压力会使设置在PVC管装药端头内侧的叶片向上翻转,同时通过弧形金属杆带动PVC管装药端头外侧的叶片向下翻转展开,封闭PVC管装药端头和岩体钻孔孔壁间的缝隙,降低粉状炸药装药过程中的返粉现象。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通过设置在PVC管装药端头的内外联动叶片,使得装药时管内叶片向上翻起的同时,带动管外叶片向下展开,封闭粉状炸药装药管壁和岩体钻孔孔壁间的缝隙,从而有效降低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的返粉程度,提高粉状炸药的装药效率和爆破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PVC管装药端头内外侧叶片在装药前的位置图。
[0019]图2为PVC管装药端头内外侧叶片联动原理的示意图。
[0020]图3为PVC管装药端头内外侧叶片在装药过程中的位置图。
[0021]图4为PVC管装药端头与粉状炸药输送管的连接图。
[0022]图5为PVC管装药端头与粉状炸药输送管连接后在岩体孔内装药的示意图。
[0023]图中,1.PVC管装药端头,2.外侧叶片,3.内侧叶片,4.连接内外侧叶片的金属连杆,5.粉状炸药输送管,6.粉状炸药,7.岩体钻孔。具体实施方法
[0024]在图中,该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的操作步骤为:
[0025]①
首先截取一段PVC管作为装药端头1;
[0026]②
在该PVC管装药端头1的轴向方向的同一位置的内外管壁上各安装一圈可以上下转动的硬塑料叶片2和3;
[0027]③
将该PVC管装药端头1的径向方向同一位置的内外两叶片2和3间通过一根贯穿PVC管管壁的弧形金属杆4连接;
[0028]④
将安装了硬塑料叶片2和3的PVC管装药端头1与粉状炸药输送管5连接后,插入岩体钻孔6底部,在向岩体钻孔6内压注粉状炸药7的同时逐渐退出装药管,直到整个岩体孔
6内装满粉状炸药7。
[0029]所述

中PVC管装药端头1须具有防静电功能,同时为了方便后续安装返粉叶片2和3,该段PVC管装药端头1的长度宜为200

400mm、外径宜为岩体钻孔6孔径的一半、管壁厚度大于5mm为宜。
[0030]所述

中安装硬塑料叶片2和3的位置宜选择在PVC管装药端头1轴向方向的中间,且硬塑料叶片2和3须具有防静电功能、外侧叶片2的形状为矩形、内侧叶片3的形状为弧形三角形、内侧叶片3的角度θ=,其中n=5

10,且n为整数,n的具体取值由PVC管装药端头1外径、叶片2和3的硬度和强度等因素决定。
[0031]所述

中弧形金属杆连4的中心角度为90
°
,保证PVC管装药端头1壁内外相对的两叶片2和3始终相互垂直,且该金属连杆4能够在PVC管装药端头1壁中自由滑动。
[0032]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首先截取一段PVC管作为装药端头(1);然后在该PVC管装药端头(1)的轴向方向的同一位置的内外管壁上各安装一圈可以上下转动的硬塑料叶片(2)和(3);之后将该PVC管装药端头(1)的径向方向同一位置的内外两叶片(2)和(3)间通过一根贯穿PVC管管壁的弧形金属杆(4)连接;最后将安装了硬塑料叶片(2)和(3)的PVC管装药端头(1)与粉状炸药输送管(5)连接后,插入岩体钻孔(6)底部,在向岩体钻孔(6)内压注粉状炸药(7)的同时逐渐退出装药管,直到整个岩体孔(6)内装满粉状炸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其特征是:PVC管装药端头(1)须具有防静电功能,同时为了方便后续安装返粉叶片(2)和(3),该段PVC管装药端头(1)的长度宜为200

400mm、外径宜为岩体钻孔(6)孔径的一半、管壁厚度大于5mm为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粉状炸药孔内装药时返粉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硬塑料叶片(2)和(3)的位置宜选择在PVC管装药端头(1)轴向方向的中间,且硬塑料叶片(2)和(3)须具有防静电功能、外侧叶片(2)的形状为矩形、内侧叶片(3)的形状为弧形三角形、内侧叶片(3)的角度θ=,其中n=5

10,且n为整数,n的具体取值由PVC管装药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义薛壮壮陈辉孙伟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