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79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塑膜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方法步骤包括:步骤S1,裁切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降低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的预处理;步骤S2,对预处理后的铝塑膜进行结构分层操作,并将分层的结构进行剥离,获得铝层;步骤S3,去除铝层上的粘接剂;步骤S4,采用精测工具测量铝层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厚方法,不受切面影响,操作简单,适用于铝塑膜大卷来料的抽样检测。适用于铝塑膜大卷来料的抽样检测。适用于铝塑膜大卷来料的抽样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塑膜测试
,具体是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铝塑膜在锂离子电池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铝塑膜的各项性能参数也备受重视。
[0003]一般情况下,铝塑膜是由三层结构组成:外层为尼龙层,主要作用是保护中间层铝层不受划伤,阻止空气尤其是氧气的渗透;中间层为铝层,主要作用是阻止水汽渗入;内层为CPP层,主要作用是用于电池封装,阻止内部电解液腐蚀铝层。
[0004]由此可见,铝塑膜中间层铝层的厚度检测至关重要。
[0005]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为:
[0006]1)将铝塑膜进行切片,使用CCD(或显微镜)测量切片处铝层厚度;
[0007]2)将铝塑膜进行高温热分解(500℃

550℃),使用千分尺测量铝层厚度。
[0008]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铝塑膜的切片处往往会出现毛刺、披锋,或者弯曲形变,干扰测试结果;高温条件,铝层容易氧化,影响测试结果;而且,铝的燃点在550℃,加温至该温度会存在安全隐患。
[0009]因此,需要一种检测精度更高且安全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精度相对较高且安全。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0013]步骤S1,裁切铝塑膜的样品,将样品划分出测厚区域及分层区域,并对裁切的样品进行降低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的预处理;
[0014]步骤S2,对预处理后的铝塑膜进行结构分层操作,并将分层的结构进行剥离,获得铝层;
[0015]步骤S3,去除铝层上的粘接剂,获得待测铝层;
[0016]步骤S4,采用精测工具测量待测铝层的厚度。
[0017]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样品的尺寸的长≥100mm,宽>10mm。
[0018]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具体步骤包括:
[0019]步骤S101,采用电解液对样品进行浸泡;
[0020]步骤S102,采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样品进行擦拭,清除样品表面的电解液。
[0021]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中电解液为85℃电解液。
[0022]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中浸泡的时长为0.5h

4h。
[0023]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采用拉力机进行结构分层操作,具体步骤包括:
[0024]步骤S201,采用拉力机将铝塑膜的分层区域两边进行夹持固定;
[0025]步骤S202,拉力机缓速拉伸分层区域,直至铝塑膜内部的铝层与PP层分层;
[0026]步骤S203,拉力机缓速拉伸分层区域,直至铝塑膜内部的铝层与尼龙层分层;
[0027]步骤S204,在铝层与PP层粘接的一侧划出不伤及尼龙层的刀口;
[0028]步骤S205,将铝塑膜的PP层、尼龙层依次与铝层剥离,直至测厚区域的铝层完全裸露。
[0029]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采用酒精去除铝层上的粘接剂。
[0030]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3中拉力机以10mm

500mm/min的速度拉开分层区域。
[0031]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5中拉力机以10mm

500mm/min的速度拉开分层区域。
[003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通过电解液浸泡降低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再通过拉力机使铝层与PP层、尼龙层分层,再将PP层、尼龙层与铝层剥离,获得铝层,将铝层清洁后用精准测量工具测量铝层的厚度,方法操作简单,适合铝塑膜大卷来料抽检,测试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高,且整个测试流程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5]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6]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预处理步骤示意图;
[0037]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分层操作步骤示意图;
[0038]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铝塑膜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铝塑膜夹持位置示意图;
[0040]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铝塑膜区域划分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尼龙层1、粘接剂2、铝层3、PP层4、分层区域5、测厚区域6、样品C。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3]实施例1
[0044]由于现有测厚方法存在测试精度不高且不安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更安全且精度更高的测厚方法,具体方案介绍如下:
[0045]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0046]步骤S1,裁切铝塑膜的样品C,将样品C划分出测厚区域6及分层区域5,并对裁切的样品C进行降低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的预处理,样品C的裁切通过裁切刀手动裁切即可;
[0047]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处理的区域为样品C的分层区域5。
[0048]参考图4可知,一般的铝塑膜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尼龙层1、粘接层、铝层3、粘接层及PP层4,步骤S1需要使铝塑膜的铝层3与尼龙层1、PP层4产生层间剥离现象。
[0049]其中,步骤S1中样品C的尺寸的长≥100mm,宽>10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样品C的尺寸为100mm*15mm。
[0050]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预处理具体步骤包括:
[0051]步骤S101,采用电解液对样品C进行浸泡;
[0052]步骤S102,采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样品C进行擦拭,清除样品C表面的电解液。
[0053]在步骤S101中,电解液为85℃电解液。
[0054]需要注意的是,样品C需要用电解液浸泡0.5h

4h。
[0055]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处理的操作为将样品C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下静置2h

4h,环境温度为85℃,湿度为90%RH以上,两种预处理措施均能达到降低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的效果,在时间范围内,时间越长,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越低。
[00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解液的浸泡降低铝塑膜样品C的层间剥离强度,以降低铝层3与尼龙层1、PP层4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裁切铝塑膜的样品,将样品划分出测厚区域及分层区域,并对裁切的样品进行降低铝塑膜层间剥离强度的预处理;步骤S2,对预处理后的铝塑膜进行结构分层操作,并将分层的结构进行剥离,获得铝层;步骤S3,去除铝层上的粘接剂,获得待测铝层;步骤S4,采用精测工具测量待测铝层的厚度,获得待测铝层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样品的尺寸的长≥100mm,宽>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101,采用电解液对样品进行浸泡;步骤S102,采用去离子水对浸泡后的样品进行擦拭,清除样品表面的电解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电解液为85℃电解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结构分层方式获取铝塑膜铝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浸泡的时长为0.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定员江浩李钊波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