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1C)。BoNT/B、D
‑
C和G共享两种同源突触小泡蛋白
‑
突触结合蛋白I和II(Syt I/II)作为其受体8‑
13
,而BoNT/A、E、D和F使用另一突触小泡蛋白SV2 9,14
‑
18
。除蛋白质受体外,所有BoNT都需要脂质共受体神经节苷脂(图1D),其大量存在于神经元表面上
19
。在两种 Syt同种型中,Syt II对BoNT/B的结合亲和力比Syt I高约10倍且还是表达于运动神经末端(其为BoNT的靶向神经元)的主要同种型(图 2A)
20,21
。因此,Syt II被视为BoNT/B、D
‑
C和G的主要毒素受体,而Syt I是运动神经末端处的次要毒素受体。在啮齿类动物中和可能在大部分哺乳动物中是这种情况。
[0013]有人可能会争辩BoNT已经对神经元具有高特异性,并质疑有可能进一步改良其对神经元的结合吗?关于人的答案是“是”,这至少部分地鉴于以下最新发现:由于在毒素结合位点内与啮齿类动物(大鼠/ 小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NT)多肽,其包含:a)蛋白酶结构域;b)蛋白酶裂解位点;c)移位结构域;和d)肉毒梭菌血清型B的经修饰的受体结合结构域(B
‑
H
c
),其包含对应于血清型B菌株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民,彭立胜,陶亮,
申请(专利权)人:哈佛大学校长及研究员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