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47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平台和多个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固定在所述连接平台的底面,每个所述减震单元上均设置有两个消力台,所述减震单元包括限位长杆和双弹簧筒结构,所述双弹簧筒结构缠绕在所述限位长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设置多个减震单元来均衡连接平台上的作用力,增强作用力的均衡效果,提高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驾乘者的舒适度,通过在限位长杆上缠绕双弹簧筒结构,增强抵消作用力的效果,使电动车在颠簸过程中轻柔减震的效果,同时在弧形槽内消力台,更大程度的分散电动车颠簸过程中的作用力。度的分散电动车颠簸过程中的作用力。度的分散电动车颠簸过程中的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车减震机构已较为常见,如专利号为202122185207.9的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具体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减震机构包括座椅1以及设置在电动三轮车上的固定盒2,且固定盒2的盒口朝上,固定盒2内通过减震件竖直滑移连接有移动板3,且移动板3的顶端延伸至固定盒2外,座椅1通过移动件水平滑移在移动板3顶端,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在移动板3顶端的两个滑槽8以及水平滑移连接在滑槽8内的滑块9,两个滑槽8平行且滑槽8的一侧槽壁均与移动板3一侧连通,两个滑块9均与滑槽8的长度一致,两个滑块9背离滑槽8槽底的一端均与座椅1固定连接,移动板3上设有用于限制滑块9在滑槽8内水平移动的限制件,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使用人需要调整座椅1在移动板3顶端的位置时,只需解除限制件对滑块9的限制,然后拉动座椅1带动滑块9在滑槽8内水平移动,使得滑块9的一端从滑槽8内水平移出即可,此时座椅1则会在移动板3顶端水平移动,当座椅1调整至合适位置后,通过限制件即可对滑块9进行限制,此时滑块9则无法继续从滑槽8内移出,使用简单方便,上述的减震结构仅依靠单一的力抵消效果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单一的消力方式会使减震晃动幅度较大且震动硬度较大,进而导致驾乘者的舒适感较差。
[000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减震效果轻柔的电动车减震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平台和多个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固定在所述连接平台的底面,每个所述减震单元上均设置有两个消力台,所述减震单元包括限位长杆和双弹簧筒结构,所述双弹簧筒结构缠绕在所述限位长杆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单元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板,所述限位长杆插接在所述T形板的两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双弹簧筒结构包括两个弹簧筒,一个所述弹簧筒上的环顶部和另一个所述弹簧筒上的环底部相抵。
[0008]进一步的,所述T形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消力台的部分嵌设在所述弧形槽内,另一部分伸至所述弧形槽外。
[0009]进一步的,所述T形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顶部限位筒,所述限位长杆的顶部插接在所述顶部限位筒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限位筒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平衡板,所述顶部平衡板的顶面和所述连接平台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T形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底部限位筒,所述限位长杆的底部插接在
所述底部限位筒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限位筒的底部固定有底部平衡板。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设置多个减震单元来均衡连接平台上的作用力,增强作用力的均衡效果,提高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驾乘者的舒适度,通过在限位长杆上缠绕双弹簧筒结构,增强抵消作用力的效果,使电动车在颠簸过程中轻柔减震的效果,同时在弧形槽内消力台,更大程度的分散电动车颠簸过程中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减震单元和消力台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其中,100、连接平台;200、减震单元;201、T形板;202、弧形槽;203、限位长杆;204、双弹簧筒结构;2041、环顶部;2042、环底部;205、顶部限位筒;206、顶部平衡板;207、底部限位筒;208、底部平衡板;300、消力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2至图3,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平台100和多个减震单元200,减震单元200固定在连接平台100的底面,每个减震单元200上均设置有两个消力台300,T形板201上开设有弧形槽202,消力台300的部分嵌设在弧形槽202内,另一部分伸至弧形槽202外。减震单元200包括限位长杆203和双弹簧筒结构204,双弹簧筒结构204缠绕在限位长杆203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上下的消力台300相抵和减震单元200的相互配合,实现多种消力方式的减震效果,有效降低振动幅度,同时提高了电动车使用时驾乘者的舒适度。
[0023]请继续参阅图2并结合图4,图4为本技术减震单元和消力台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2和4所示,下面具体说明减震单元200的组成结构,减震单元200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板201,限位长杆203插接在T形板201的两侧。T形板20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顶部限位筒205,限位长杆203的顶部插接在顶部限位筒205内。T形板20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底部限位筒20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限位长杆203能够在连接平台100被下压时,双弹簧筒结构204被双弹簧筒结构204和底部平衡板208向中间挤压,挤压双弹簧筒结构204产生的反作用力用来抵消颠簸产生的作用力,顶部限位筒205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平衡板206,顶部平衡板206的顶面和连接平台100的底面固定连接。限位长杆203的底部插接在底部限位筒207内。底部限位筒207的底部固定有底部平衡板208,具体的,底部平衡板208用于和电动车架
的底部固定连接,顶部平衡板206用于和电动车的驾乘座位下连接。
[0024]实施例二
[0025]请参阅图2至图3。如图2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平台100和多个减震单元200,减震单元200固定在连接平台100的底面,每个减震单元200上均设置有两个消力台300,减震单元200包括限位长杆203和双弹簧筒结构204,双弹簧筒结构204缠绕在限位长杆203上,双弹簧筒结构204包括两个弹簧筒,一个弹簧筒上的环顶部2041和另一个弹簧筒上的环底部2042相抵,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弹簧筒在限位长杆203上缠绕出麻花状,此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两个弹簧筒在同时被压缩时,能够有相互交叉接触的点,进而增强了力抵消的效果,相对于一个弹簧筒套在限位长杆203上的效果,两个相抵的弹簧筒能够使减震效果更加轻柔。
[0026]请继续参阅图2并结合图4。如图2和4所示,减震单元200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板201,限位长杆203插接在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平台(100)和多个减震单元(200),所述减震单元(200)固定在所述连接平台(100)的底面,每个所述减震单元(200)上均设置有两个消力台(300),所述减震单元(200)包括限位长杆(203)和双弹簧筒结构(204),所述双弹簧筒结构(204)缠绕在所述限位长杆(20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200)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板(201),所述限位长杆(203)插接在所述T形板(201)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弹簧筒结构(204)包括两个弹簧筒,一个所述弹簧筒上的环顶部(2041)和另一个所述弹簧筒上的环底部(2042)相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板(201)上开设有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鹏朱仁华沈可宇贺广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圣宝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