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辅助单元及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444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转向辅助单元及转向系统。转向辅助单元包括输出轴和套接于输出轴的蜗轮,其中:输出轴的供蜗轮套接的安装部设置有一花键部和两段光滑轴颈部,两段光滑轴颈部分别位于花键部的轴向两端;蜗轮设置有花键孔,花键孔的轴向中部联接花键部、且花键孔的轴向两端分别支撑于两段光滑轴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输出轴的花键部的轴向两端的光滑轴颈部,稳定地支撑蜗轮的花键孔的轴向两端,无需再通过花键部来支撑蜗轮,能够避免花键部发生形变而造成传动噪音,并使花键部能够稳定地发挥扭矩传递功能,确保转向性能。确保转向性能。确保转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辅助单元及转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向辅助单元及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转向系统中,通常设置蜗轮以传输转向辅助扭矩;蜗轮套接在输出轴上,通过输出轴将转向辅助扭矩传递至转向部件。
[0003]举例来说,在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蜗轮套接在输出轴上,并(通过蜗杆)与助力电机相连;助力电机产生的转向辅助扭矩经蜗轮传递至输出轴,再由输出轴进一步传递至车辆的转向部件。
[0004]蜗轮与输出轴之间,采用花键联接以实现扭矩传递。在转向系统运作过程中,花键不仅需承担扭矩传递功能,还需承担蜗轮保持功能,也即需通过花键来支撑蜗轮,导致花键处接触应力大、花键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温度和力的冲击而极易发生形变,造成传动噪音,影响转向性能。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辅助单元及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于输出轴的花键部的轴向两端的光滑轴颈部,稳定地支撑蜗轮的花键孔的轴向两端,无需再通过花键部来支撑蜗轮,能够避免花键部发生形变而造成传动噪音,并使花键部能够稳定地发挥扭矩传递功能,确保转向性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向辅助单元,包括输出轴和套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蜗轮,其中:所述输出轴的供所述蜗轮套接的安装部设置有一花键部和两段光滑轴颈部,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分别位于所述花键部的轴向两端;所述蜗轮设置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中部联接所述花键部、且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分别支撑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
[0008]上述的转向辅助单元,利用输出轴的安装部的轴颈空间,在花键部的轴向两端设置光滑轴颈部,以稳定地支撑蜗轮的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从而无需再通过花键部来支撑蜗轮,能够避免花键部因过大应力发生形变而造成传动噪音,并使花键部能够稳定地发挥扭矩传递功能,提升扭矩传递效果,确保转向性能;
[0009]上述的转向辅助单元,经系统耐久验证,光滑轴颈部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撑性,使蜗轮稳定地保持在安装部,不发生偏移和噪音问题,得到极好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表现。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之间分别过盈配合。
[0011]通过过盈配合,使两段光滑轴颈部稳定、可靠地支撑花键孔的轴向两端。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之间的过盈量分别为0.05mm~0.08mm。
[0013]过盈量设置为0.05mm~0.08mm,既能确保光滑轴颈部稳定、可靠地支撑花键孔的轴向端部,又能便于蜗轮装配至安装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之间的过盈量相等。
[0015]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光滑轴颈部之间的过盈量相等,能够使花键孔的轴向两端获得同等的支撑,从而确保蜗轮平稳,使蜗轮与输出轴保持同轴配合。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滑轴颈部的轴向宽度为2.5mm~3.5mm。
[0017]光滑轴颈部的轴向宽度设置为2.5mm~3.5mm,既能实现对花键孔的轴向端部的稳定支撑,又不会对花键部的设置造成影响。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的轴向宽度相等。
[0019]两段光滑轴颈部的轴向宽度相等,能够使花键孔的轴向两端获得同等的支撑,从而确保蜗轮平稳,使蜗轮与输出轴保持同轴配合。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还包括:两个轴承,套接于所述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轴向两端,所述蜗轮的轴向两端面分别可转动地支承于两个所述轴承。
[0021]通过可转动地支承蜗轮的轴向两端面的两个轴承,进一步实现对蜗轮的轴向两端的支撑,确保蜗轮能够稳定地转动以传输转向辅助扭矩。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还包括: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连接,用于传递经所述蜗轮和所述输出轴传输的转向辅助扭矩。
[0023]输入轴能够传递由转向辅助单元的辅助电机产生的、经蜗轮和输出轴传输的转向辅助扭矩,实现转向辅助单元的转向辅助功能。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
[0025]采用上述的转向辅助单元,利用输出轴的花键部的轴向两端设置的光滑轴颈部,能够稳定地支撑蜗轮的花键孔的轴向两端,无需再通过花键部来支撑蜗轮,能够避免花键部因过大应力发生形变而造成传动噪音,并使花键部能够稳定地发挥扭矩传递功能,提升扭矩传递效果,确保转向系统的转向性能;
[0026]经系统耐久验证,光滑轴颈部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撑性,使蜗轮稳定地保持在安装部,不发生偏移和噪音问题,使转向系统获得极好的NVH性能表现。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所述转向辅助单元为电机助力单元。
[0028]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Column Driv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CD EPS)和双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Dual Pinion EPS,DP EPS)的电机助力单元包含蜗轮与输出轴的装配结构,通过输出轴的花键部的轴向两端设置的光滑轴颈部来支撑蜗轮的花键孔的轴向两端,能够实现对蜗轮的稳定支撑,避免花键部发生形变而造成传动噪音,并使花键部能够稳定地发挥扭矩传递功能,提升扭矩传递效果,确保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双齿
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性能。
[002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0]本技术利用输出轴的安装部的轴颈空间,在花键部的轴向两端设置光滑轴颈部,以稳定地支撑蜗轮的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从而无需再通过花键部来支撑蜗轮,能够避免花键部因过大应力发生形变而造成传动噪音,并使花键部能够稳定地发挥扭矩传递功能,提升扭矩传递效果,确保转向性能;
[0031]经系统耐久验证,光滑轴颈部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撑性,使蜗轮稳定地保持在安装部,不发生偏移和噪音问题,得到极好的NVH性能表现。
[00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3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向辅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辅助单元,包括输出轴和套接于所述输出轴的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供所述蜗轮套接的安装部设置有一花键部和两段光滑轴颈部,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分别位于所述花键部的轴向两端;所述蜗轮设置有花键孔,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中部联接所述花键部、且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分别支撑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之间分别过盈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之间的过盈量分别为0.05mm~0.08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孔的轴向两端与两段所述光滑轴颈部之间的过盈量相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轴颈部的轴向宽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佳聪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