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41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包括:采用纤维缠绕法制成中空主体,在中空主体外侧面的预设位置粘接预制的裙体,并采用碳纤维将裙体与中空主体缠绕固定;在预制的挂架结构的底部粘接连接胶片,并将挂架结构与所述中空主体和所述裙体粘接;挂架结构包括:长条状的挂架连接部和在所述挂架连接部上侧间隔设置的多个挂载滑块;对连接胶片进行固化处理;在挂载滑块周围铺设多组加强结构;每组加强结构中具有多层高模碳纤维预浸布,且相邻高模碳纤维预浸布的丝线方向相互错位的设置;采用预浸过树脂胶液的浸胶碳纤维沿中空主体的周向缠绕多层;对加强结构和浸胶碳纤维进行固化处理获得碳纤维壳体成品。纤维进行固化处理获得碳纤维壳体成品。纤维进行固化处理获得碳纤维壳体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壳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缠绕法是生产纤维增强碳纤维缠绕壳体理想的工艺方法。在碳纤维缠绕壳体设计中,应在结构设计时考虑飞行试验时候的各种载荷要求,提高飞航导弹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作为主要承力部件,飞机挂架与碳纤维缠绕壳体的可靠连接设计至关重要,这将影响飞航导弹整体结构的可靠性。碳纤维缠绕壳体的弹翼一般采用环向纤维缠绕方式连接,此类连接方式在受力单一的情况下勉强满足要求。而受力复杂的飞机挂架或机载吊挂块是碳纤维缠绕壳体结构设计和成型工艺的瓶颈技术。此类构件在承受导弹飞行过程的联合载荷情况下,通常会使碳纤维缠绕壳体与金属飞机挂架连接部位首先产生破坏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解决传统碳纤维壳体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包括:/>[0005]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飞机挂架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采用纤维缠绕法制成中空主体(1),在所述中空主体(1)外侧面的预设位置粘接预制的裙体(2),并采用碳纤维将所述裙体(2)与所述中空主体(1)缠绕固定;其中,沿所述中空主体(1)的轴向,所述裙体(2)在所述中空主体(1)的相对两端对称布置;S2.在预制的挂架结构(3)的底部粘接连接胶片(4),并将所述挂架结构(3)与所述中空主体(1)和所述裙体(2)粘接;其中,所述挂架结构(3)包括:长条状的挂架连接部(31)和在所述挂架连接部(31)上侧间隔设置的多个挂载滑块(32);S3.采用连接件(5)将所述挂架连接部(31)与所述裙体(2)固定,并对所述挂架结构(3)施加压力并保持预设时间;S4.对所述连接胶片(4)进行固化处理;S5.在所述挂载滑块(32)与所述挂架连接部(31)连接位置的周围层叠的铺设多组加强结构(6),并对所述加强结构(6)进行预压处理;其中,每组所述加强结构(6)中具有多层高模碳纤维预浸布(61),且相邻所述高模碳纤维预浸布(61)的丝线方向相互错位的设置;S6.采用预浸过树脂胶液的浸胶碳纤维(7)沿所述中空主体(1)的周向缠绕多层,对所述高模碳纤维预浸布(61)和所述挂架结构(3)固定;S7.对步骤S5中铺设的所述加强结构(6)和步骤S6中缠绕的所述浸胶碳纤维(7)进行固化处理获得所述碳纤维壳体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胶片(4)采用丁腈橡胶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壳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遵张武军沈伟姚俊涛孙夫银彭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值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