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14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针对现有无纺布吸水能力差,无法对水分进行有效保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的要求,在无纺布基层上表面设置有锁水层,锁水层远离无纺布基层一侧设置有亲肤层,无纺布基层下表面设置有抑菌层,锁水层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上表层与下表层为弧形结构粘连形成有储水腔,储水腔内填充有复数个用于吸附液体的吸水棉球,吸水棉球可以提高无纺布的吸附能力,并能对水分进行长效的保持,抑菌层中的铜纤维能抑制细菌和霉菌,还能防止因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气。因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气。因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整理后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无纺布也用于制作毛巾、面膜等对液体吸附要求较高的产品。
[0003]然而现有的无纺布通过增加易吸水的材质来提高无纺布的吸附能力,当布料对水分吸收之后,很快会出现水分排出的现象,其无法对水分进行有效的保持,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无纺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改善无纺布吸水能力差,无法对水分进行有效保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在无纺布基层上表面设置有锁水层,锁水层远离无纺布基层一侧设置有亲肤层,无纺布基层下表面设置有抑菌层。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无纺布的锁水性能,锁水层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上表层设置于锁水层内部上方并靠近亲肤层,下表层设置于锁水层内部下方并靠近无纺布基层,上表层与下表层粘连形成有储水腔,储水腔内填充有复数个用于吸附液体的吸水棉球。
[0007]吸水棉球为木纤维材质制成,木纤维吸湿、放湿、透气性居各大纺织纤维之首,纤维横截面高度中空,布满了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孔隙,可以在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水分,其吸水性是棉的三倍,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纺布中的吸水性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亲肤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因此亲肤层采用超纤布制成,亲肤层的厚度为0.3毫米,亲肤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锁水层连接;超纤布是一种绒布,特点是手感细腻,吸湿性,透气较好,接触到液体也不易收缩,适合于需要与液体接触的应用场景。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锁水层可以容纳更多的液体,相较于亲肤层,锁水层的厚度需要增加,锁水层的厚度为1毫米,锁水层通过缝制的方式与无纺布基层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无纺布与液体接触容易滋生细菌,由于部分无纺布产品用于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因此要提高无纺布的抑菌性,提高使用安全,抑菌层和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0.5毫米,抑菌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无纺布基层连接,抑菌层采用铜纤维面料交错编织而成;铜纤维属于抗菌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纤维,可以阻断疾病传播,卫生保洁,对抗菌纺织品有着重要作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形状均为弧形结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缝制连接所用的针线为抗菌纤维制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为改善现有无纺布液体吸附能力较差,无法对液体进行很好的保持的问题,通过在锁水层内设有由上表层和下表层连接而形成的储水腔,在储水腔内填充木纤维材质的吸水棉球,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实现对液体的吸收,并在吸收之后能够实现对水分的储存保持。
[0015]为改善无纺布所制成的部分产品,使用时需要与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可能会产生细菌的问题,在无纺布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亲肤层采用超纤布制成,超纤布吸湿性,透气较好,接触到液体也不易收缩,并且在无纺布内设置有抑菌层,抑菌层是由铜纤维制成编织而成,铜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纤维,可以可以有效杀菌,除臭,自身清洁的功能,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00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0017]无疑的,本技术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001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技术的锁水层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技术中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无纺布基层;2、锁水层;201、上表层;202、下表层;203、储水腔;204、吸水棉球;3、亲肤层;4、抑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
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考图1

图2,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无纺布基层1上表面设置有锁水层2,锁水层2远离无纺布基层1一侧设置有亲肤层3,无纺布基层1下表面设置有抑菌层4,亲肤层3的厚度为0.3毫米,亲肤层3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锁水层2连接,锁水层2的厚度为1毫米,锁水层2通过缝制的方式与无纺布基层1连接,抑菌层4和无纺布基层1的厚度为0.5毫米,抑菌层4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无纺布基层1连接,抑菌层4采用铜纤维面料交错编织而成。
[0029]由于面膜、毛巾等无纺布制成的产品,需要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因此与皮肤相接触的亲肤层3采用超纤布,超纤布的手感细腻适合用于与皮肤直接接触而不会造成不适,同时具有吸湿性,透气较好的优点,超纤布接触到液体也不易收缩,对于需要长时间与液体接触的产品,超纤布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亲肤层3与锁水层2粘连,通过锁水层2能够对液体进行快速吸收并进行储水,锁住水分,达到长效保湿的作用,在无纺布在与液体接触时,由于液体中可能会有部分细菌,部分细菌可能会吸附至无纺布上,而当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因此在无纺布内设有抑菌层4,抑菌层4通过铜纤维组成,铜纤维面料是一种新的功能性面料,铜纤维不仅能抑制细菌和霉菌,对微生物具有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上表面设置有锁水层(2),所述锁水层(2)远离所述无纺布基层(1)一侧设置有亲肤层(3),所述无纺布基层(1)下表面设置有抑菌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锁水性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层(2)包括上表层(201)和下表层(202),所述上表层(201)设置于所述锁水层(2)内部的上方并靠近所述亲肤层(3),所述下表层(202)设置于所述锁水层(2)内部的下方并靠近所述无纺布基层(1),所述上表层(201)与所述下表层(202)粘连形成有储水腔(203),所述储水腔(203)内填充复数个用于吸附液体的吸水棉球(204)。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胜张青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华利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