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71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其中,第一胎侧花纹块具备:第一凹部,其朝向轮胎周向中的第一周向敞开;以及第二凹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作为第一周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二周向敞开,第一胎侧花纹块具备: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阶梯部,其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因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突出高度差而形成。二区域的突出高度差而形成。二区域的突出高度差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轮胎具备从胎侧基准面向轮胎轴向突出的胎侧花纹块(例如专利文献1)。由此,能够提高胎侧部的保护性能(例如,与石头、岩石等碰撞时抑制产生割伤的性能)。
[0003]关于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轮胎,第一胎侧花纹块具备:第一凹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第一周向敞开;以及第二凹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第二周向敞开。由此,根据轮胎的旋转方向而在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产生牵引力,因此,无论轮胎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提高牵引性能(例如,胎侧花纹块的面、边缘部分与砂子、岩石、泥、雪等接触时产生牵引力的能力)。
[0004]但是,提高胎侧花纹块的突出高度而能够提高保护性能及牵引性能,但另一方面,轮胎的重量会增加。由此,在轮胎装配于车辆而车辆行驶的情况下,例如有时会导致油耗变差。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179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具备从胎侧基准面向轮胎轴向突出的第一胎侧花纹块,所述第一胎侧花纹块具备:第一凹部,其朝向轮胎周向中的第一周向敞开;以及第二凹部,其朝向所述轮胎周向的作为所述第一周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二周向敞开,所述第一凹部具备:第一外凹缘,其相对于轮胎径向而倾斜;以及第一内凹缘,其配置为比所述第一外凹缘更靠所述轮胎径向的内侧、且相对于所述轮胎径向而倾斜,所述第一外凹缘随着趋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而以趋向所述第一周向的方式延伸,所述第一内凹缘随着趋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内侧而以趋向所述第一周向的方式延伸,所述第二凹部具备:第二外凹缘,其相对于所述轮胎径向而倾斜;以及第二内凹缘,其配置为比所述第二外凹缘更靠所述轮胎径向的内侧、且相对于所述轮胎径向而倾斜,所述第二外凹缘随着趋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外侧而以趋向所述第二周向的方式延伸,所述第二内凹缘随着趋向所述轮胎径向的内侧而以趋向所述第二周向的方式延伸,所述第一胎侧花纹块具备: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阶梯部,其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因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突出高度差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配置为比所述第二区域更靠所述轮胎径向的内侧,所述第一区域具备作为所述轮胎轴向的外表面的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区域具备作为所述轮胎轴向的外表面的第二顶面,所述阶梯部具备将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二顶面连接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具备:第一连结部,其与所述第一顶面连结;以及第二连结部,其与所述第二顶面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的突出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连结部的突出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遍及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地配置,所述第二凹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且与所述第二区域分离。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芳树
申请(专利权)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