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72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2)。轮胎(2)具有胎面(4)、侧壁(6)、胎圈(8)以及胎体(10)。胎圈(8)具有芯部(18)和填料(20)。胎体(10)具有四个帘布(22、24、26、28)。该胎体(10)具有斜交构造。该轮胎(2)的侧面轮廓包含向轴向外侧凸出的弯曲点(PB)。该弯曲点(PB)的径向位置与填料(20)的外端(EF)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侧面轮廓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弯曲点。一致。侧面轮廓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弯曲点。一致。侧面轮廓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弯曲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的侧面轮廓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对叉车那样的工业车辆所使用的充气轮胎,要求耐久性以及低成本。工业车辆以低速行驶,因此不对该轮胎要求高速行驶时的高性能。根据这样的情况,工业车辆用轮胎采用所谓的斜交轮胎。在日本特开2018

99926公报中公开了适于工业车辆的斜交轮胎。该斜交轮胎具有加强层。该加强层能够有助于轮胎的耐久性。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99926公报
[0004]工业车辆用于重物的搬运等。因此,对工业车辆用轮胎施加较大的负载。而且该负载的附加和去除反复进行。在该轮胎中,较大的压缩形变和之后的复原反复进行。该压缩形变主要在轮胎的侧部产生。有可能因该压缩形变而在侧部产生龟裂、剥离等损伤。该损伤阻碍轮胎的长寿命。期望耐久性优异的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一对侧壁、一对胎圈以及胎体。各个侧壁从胎面的端部向径向大致内侧延伸。各个胎圈位于比侧壁靠轴向大致内侧的位置。该胎圈具有芯部和从该芯部向径向大致外侧延伸的填料。胎体沿着胎面以及侧壁的内侧架设于一方的胎圈与另一方的胎圈之间。胎体具有斜交构造。该轮胎具有一对侧面轮廓。各个侧面轮廓包含向轴向外侧凸出的1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弯曲点。一个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填料的外端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
[0007]各个侧面轮廓中的弯曲点的数量也可以为2以上。优选为,任意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侧面轮廓的最大宽度点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
[0008]胎体也可以具有卷起端。优选为,任意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卷起端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
[0009]胎体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卷起端。优选为,一个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一个卷起端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其他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其他卷起端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
[0010]优选为,各个侧面轮廓中的曲点的数量为3以上。胎体也可以在径向上与填料的外端一致或者比该外端靠外侧的区域具有三个以上的卷起端。优选为,在径向上与各个卷起端的位置实质上一致的位置存在弯曲点。
[0011]优选为,各个侧面轮廓中的弯曲点的数量为4以上。
[0012]优选为,各个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所述填料的外端、所述侧面轮廓的最大宽度点或者任意卷起端的径向位置一致。
[0013]各个弯曲点被位于侧面轮廓上的两个区段夹持。优选为,各个区段是直线或者向轴向内侧凸出的曲线。
[0014]优选为,各个弯曲点的弯曲角度θ为175
°
以下。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厚度在弯曲点处较大,在其他位置较小。在该轮胎中,形变被分散。特别是在施加较大的压缩应力的位置,即在与填料的外端一致的位置,能够抑制形变的集中。在该轮胎中难以产生损伤。该轮胎的耐久性优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7]图2是表示图1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18]图3是表示图2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19]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20]图5是表示图4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1]图6是表示图4的充气轮胎的其他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2]图7是表示图4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其他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3]图8是表示图4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其他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2、48

充气轮胎;4

胎面;6、50

侧壁;8、52

胎圈;10、54

胎体;12

缓冲层;18、56

芯部;20、58

填料;22、60

第一帘布;24、62

第二帘布;26、64

第三帘布;28、66

第四帘布;30

第一主部;32

第一折返部;34

第二主部;36

第二折返部;38

第三主部;40

第三折返部;42

第四主部;44

第四折返部;EF

填料的外端;E1

第一折返端;E2

第二折返端;E3

第三折返端;E4

第四折返端;PB

弯曲点;PB1

第一弯曲点;PB2

第二弯曲点;PB3

第三弯曲点;PB4

第四弯曲点;Pm

最大宽度点;S1

第一区段;S2

第二区段;S3

第三区段;S4

第四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且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6]图1以及图2示出充气轮胎2。图1示出该轮胎2的沿着子午线的剖面。在图1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径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在图1中,中心线CL与轮胎2的赤道面一致。该轮胎2除了后述的胎面花纹之外,具有相对于赤道面镜面对称的构造。在图1中,辅助线BL表示基线。基线BL规定供轮胎2安装的轮辋的直径。在图1中,箭头Ht表示距基线BL的轮胎2的高度。高度Ht是沿着径向测定的。在图1中附图标记Pm是最大宽度点。两个最大宽度点Pm的距离是轮胎2的轴向尺寸的最大值。
[0027]该轮胎2具有胎面4、一对侧壁6、一对胎圈8、胎体10以及缓冲层12。在该轮胎2中插入有内胎(未图示)。轮胎2也可以是无内胎型。该轮胎2安装于叉车那样的工业车辆。
[0028]胎面4具有与路面接地的胎面表面14。在胎面4刻有多个沟16。各个沟16大致沿轴向延伸。由这些沟16形成胎面花纹。胎面4由耐磨损性、耐热性以及抓地性优异的交联橡胶形成。胎面4也可以具有基层和顶层。胎面4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层。
[0029]各个侧壁6从胎面4的端部向径向大致内侧延伸。该侧壁6的径向外侧端与胎面4接合。该侧壁6由耐切割性以及耐气候性优异的交联橡胶形成。该侧壁6防止胎体10的损伤。侧壁6的材质也可以与胎面4的材质相同。侧壁6也可以在其径向内侧的区域具有边口部。该边口部能够由耐磨损性优异的交联橡胶形成。
[0030]各个胎圈8位于侧壁6的轴向内侧并且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胎圈8具备芯部18和从该芯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面、一对侧壁、一对胎圈以及胎体,其特征在于,各个侧壁从所述胎面的端部向径向大致内侧延伸,各个胎圈位于比所述侧壁靠径向大致内侧的位置,所述胎圈具有芯部和从该芯部向径向大致外侧延伸的填料,所述胎体沿着所述胎面以及所述侧壁的内侧架设于一方的胎圈与另一方的胎圈之间,所述胎体具有斜交构造,所述充气轮胎具有一对侧面轮廓,各个侧面轮廓包含向轴向外侧凸出的1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弯曲点,一个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所述填料的外端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侧面轮廓中的弯曲点的数量为2以上,任意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所述侧面轮廓的最大宽度点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侧面轮廓中的弯曲点的数量为2以上,所述胎体具有卷起端,任意弯曲点的径向位置与所述卷起端的径向位置实质上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侧面轮廓中的弯曲点的数量为2以上,所述胎体具有两个以上的卷起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轮琢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