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67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包括:基架;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其设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上下运动端,第一上下运动端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翻转框,其与第一上下运动端转动连接;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其设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上下运动端,第二固定端与翻转框连接,第二上下运动端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安装框,其与第二上下运动端相对固定,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安装部。本技术方案通过把工件固定在安装框上,并可通过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和第一高度调节装置控制工件的高度位置,以及使工件的重心基本在翻转框的转动轴线上,可方便地实现工件的翻转,避免在翻转时对工件造成损伤。避免在翻转时对工件造成损伤。避免在翻转时对工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


[0001]本技术涉及工艺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

技术介绍

[0002]在设备的组装过程中,需要把多个零部件在不同的位置组装起来。对于组装重量较大的工件时,如轴承座组件,有时需要在工件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组装零件,如轴承座组件的两端,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工件进行翻转,便于组装人员组装。
[0003]由于工件的重量较大,现有的翻转方式是通过行车,用吊绳和吊钩吊起工件要升起的一端来实现。但是,用吊绳吊起工件的方式不便组装人员控制工件的姿态,而且在用吊绳吊起工件的一端时,另一端可能会与地面碰撞,或者与地面摩擦,导致工件表面损伤,甚至损坏工件上已组装的零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方便翻转大重量的工件、在翻转时不对工件造成的损伤的组装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翻转大重量工件时操作不便、对工件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包括:
[0006]基架;
[0007]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其设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上下运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
[0008]翻转框,其与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框的转动轴线沿横向设置,所述翻转框的中部设有可允许工件穿过的第一内孔;
[0009]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其设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上下运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翻转框连接,所述第二上下运动端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
[0010]安装框,其与所述第二上下运动端相对固定,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安装部,所述安装框的中部设有可允许工件穿过的第二内孔。
[0011]把待组装的工件先固定在安装框的安装部上,由于安装框、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翻转框上,转动翻转框可以实现工件正面和反面的翻转。第二高度调节装置的第二上下运动端可以调节安装框与翻转框之间的高度差,即可调节工件的重心与翻转框的转动轴线的高度差,组装人员在翻转前可通过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工件的重心基本在翻转框的转动轴线上,这样在转动翻转框和工件时可更加省力和方便控制翻转姿态。第一高度调节装置的第一上下运动端可调节翻转框的高度来调节工件的高度,可适应工件翻转的位置空间要求,也可适应不同高度的工件的组装需求。本技术方案通过把工件固定在安装框上,并可通过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和第一高度调节装置控制工件的高度位置,可方便地实现工件的翻转,避免在翻转时对工件造成损伤。
[0012]优选地,所述基架包括承托底板,所述承托底板设于所述翻转框的正下方,所述承
托底板用于承托工件。当工件翻转后,可以调节工件的高度位置,把工件的下端面放在承托底板上,工件放在承托底板上后可限制工件转动,还可以让承托底板来承受工件的重力和组装过程中的压力,减少第一高度调节装置、翻转框、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和安装框在组装工件时的受力。
[0013]优选地,以所述翻转框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基架包括左侧架和右侧架,所述左侧架和所述右侧架分别设于所述翻转框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架和所述右侧架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翻转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的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转动连接。
[0014]左侧架和右侧架连接翻转框的左右两侧,使翻转框的受力更平衡,避免变形。左侧架和右侧架上均设有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可在翻转框的左右两侧同时带动翻转框运动,使调节翻转框的高度时受力更均匀,调节更容易。
[0015]优选地,所述左侧架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柱,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上设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翻转框与所述第一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导轮,所述导轮设于两个第一导向柱之间。
[0016]翻转框与第一活动板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板上设置导轮,导轮在两个第一导向柱之间上下滚动,两个第一导向柱限定导轮的前后位置并承受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使翻转框在前后方向不偏移,保证翻转框的稳定。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周向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端包括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包括所述第一螺母。转动第一丝杆可使第一螺母上下运动,翻转框与第一螺母转动连接,实现调节翻转框的高度。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丝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通过第一手摇轮可手动转动第一丝杆,方便组装人员调节得到需要的高度位置。
[0019]优选地,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杆沿所述第二内孔的轴线周向排布,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翻转框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安装框通过第二导向杆与翻转框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可承受安装框与翻转框之间的侧向力,使安装框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更稳定。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翻转框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框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上下运动端包括所述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可使第二丝杆和安装框相对于翻转框上下运动,实现调节安装框与翻转框之间的高度差。
[0021]优选地,所述安装框上设有两个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与所述安装框之间通过间距调节结构连接,所述间距调节结构能够调节两个所述安装条之间的距离,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安装条上。工件通过固定在两个安装条之间而固定在安装框上,两个安装条的间距可调,可适应不同宽度的工件的安装,增加可适用工件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翻转组装工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基架和第一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翻转框、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和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对工件的一面进行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中,把工件翻转后,对工件的另一面进行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1

基架、11

承托底板、12

左侧架、13

右侧架、14

第一导向柱、2

第一高度调节装置、21

第一固定端、2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组装工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第一高度调节装置(2),其设有第一固定端(21)和第一上下运动端(22),所述第一固定端(21)与所述基架(1)连接,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22)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翻转框(3),其与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22)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框(3)的转动轴线沿横向设置,所述翻转框(3)的中部设有可允许工件(6)穿过的第一内孔(31);第二高度调节装置(4),其设有第二固定端(41)和第二上下运动端(42),所述第二固定端(41)与所述翻转框(3)连接,所述第二上下运动端(42)能够沿上下方向运动;安装框(5),其与所述第二上下运动端(42)相对固定,所述安装框(5)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6)的安装部(51),所述安装框(5)的中部设有可允许工件(6)穿过的第二内孔(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组装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包括承托底板(11),所述承托底板(11)设于所述翻转框(3)的正下方,所述承托底板(11)用于承托工件(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组装工装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翻转框(3)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基架(1)包括左侧架(12)和右侧架(13),所述左侧架(12)和所述右侧架(13)分别设于所述翻转框(3)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架(12)和所述右侧架(13)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2),所述翻转框(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装置(2)的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22)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组装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架(12)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柱(14),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4)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上下运动端(22)上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林罗修民周裕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普洛米斯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