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372351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陶瓷板材的背面具有凹凸造型,沿陶瓷板材的背面外围上设置有至少两处凸起面域;陶瓷板材烧制成型前为陶瓷粉料经过一体式干压成型制得的坯体,从陶瓷板材的坯体的截面看,凸起面域的内侧边相对坯体的中心垂直轴线倾斜,并与中心垂直轴线形成的预定夹角a设置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陶瓷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陶瓷板材因抗折强度高、色差可控、耐冻融性好、抗污性好、稳定性好和后期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已经逐步应用于各式的建筑幕墙。
[0003]现有技术中,干挂施工一般是在常规整体平板的背面进行开槽、打孔来固定背栓,此种方式需要对板材本体进行切磨处理,会造成板材本体一定程度的损伤,因而需要足够的厚度才能兼具安全性和可行性,但由于较厚的板材会带来墙体较重负荷,带来安全隐患以及制备过程中的高耗材、高耗能等问题,因此,追求轻薄的瓷砖且具有干挂的能力一直是行业内相互矛盾的追求。
[0004]也有在预先一体成型的板材背面设有的梯形凸起的位置上进行开槽、打孔来固定背栓的方式,此种方式对板材本体的损伤相对较小,且也节约原料,同等面积下比厚板材的负荷也更轻,是现阶段幕墙干挂应用中的优选。
[0005]但现有技术尚没有很好的适于干挂的瓷砖产品出现,尤其是适用于建筑物外墙上的大尺寸瓷砖,例如1m
×
1m以上的尺寸,干挂需要保证其固定牢靠不脱落,而现有瓷砖及制造工艺中很少有能直接制造完成且适合于干挂的大型瓷砖产品。
[0006]基于上述,为了既能减轻负荷,又能减少二次加工对板材本体的损伤,特别是挂托牢固的陶瓷板材应用于幕墙干挂上,是业内人士研究和攻关的方向。
[0007]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旨在解决现有幕墙干挂应用中需对陶瓷板材进行二次加工且陶瓷板材干挂不牢靠的问题。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所述陶瓷板材的背面具有凹凸造型,沿所述陶瓷板材背面的外围上设置有至少两处凸起面域;所述陶瓷板材烧制成型前为陶瓷粉料经过一体式干压成型制得的坯体,从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的截面看,所述凸起面域的内侧边相对坯体的中心垂直轴线倾斜,并与中心垂直轴线形成的预定夹角a设置为0
°
<a≤15
°
,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的凸起面域的内侧边顶点到坯体的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为L,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与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时的线性膨胀系数为ε,ε为0.3%~0.8%,所述预定夹角a满足以下等式: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在压制成型的膨胀脱模后,从坯体的背面与压机模具的相合面的侧面看,坯体的凸起面域的内侧边顶点P投影到坯体背面的点P


模具顶点Q之外。
[0011]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中,所述凸起面域的高度H为10

30mm。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中,所述凸起面域在所述陶瓷板材背面所占的面积不大于所述陶瓷板材背面的面积。
[0012]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中,所述凸起面域的图形为长方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13]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中,所述陶瓷板材的体积密度为2.1~2.4g/cm3。
[0014]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中,所述陶瓷板材的体积密度为1.70~1.95g/cm3。
[0015]一种用于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的模具,所述模具通过以下过程制成:以所述的陶瓷板材的尺寸放大第一预定比例作为适配磨边切削的需求设计出陶瓷板材的坯体烧制后的半成品尺寸,再以陶瓷板材的坯体配方烧制收缩率的第二预定比例设计出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尺寸,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与所述陶瓷板材背面的凹凸造型反向,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分别安装在生产线的陶瓷压机上。
[0016]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的模具,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比例为1%~3%,所述第二预定比例为8.5%~10.5%。
[0017]一种用于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模具设计:采用所述的模具;
[0019]步骤二、布料:通过布料机构在陶瓷压机的模腔中布料;
[0020]步骤三、压制:通过设置在陶瓷压机上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压制成坯体后采用机械手配合将坯体吸出模腔,再将坯体翻坯,使坯体的造型面向上;
[0021]步骤四、干燥:将已成型的坯体进行干燥;
[0022]步骤五、烧制成型。
[0023]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所述陶瓷板材的背面设置至少两处凸起面域,从陶瓷板材截面看,采用所述凸起面域的内侧边相对陶瓷板材的中心垂直轴线形成预定夹角的侧向内倒坡式的创新设计,上述结构能够使干挂卡扣套件卡住凸起面域侧向内凹式的斜坡而不脱落,使得干挂更牢固,安全系数更高,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二次加工才能形成侧向内倒坡凹槽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侧向内倒坡式结构是一体干压成型,安全性能更高,能够应用于幕墙干挂上。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的制造方法和模具,首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模具的创新设计和制备,特别是(从陶瓷板材截面看)采用凸起面域的内侧边相对陶瓷板材的中心垂直轴线形成0
°
<a≤15
°
的预定夹角,其面向中心垂直轴线端为侧向内倒坡式结构的陶瓷板材制品进行反向设计的下模具,并与上模具的下表面为整体平面式组成的反打方式,所述上模具与坯体压制的接触面是平面,因此上模具在上升分离的瞬间不存在发生碰撞而损坏坯体凸起面域顶角的现象,而且因陶瓷板材的坯体在脱模环节中具有向周围膨胀的特性,本专利技术此种角度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其与坯体膨胀率的匹配,能保证压制过程中下模具上表面的凹凸造型面与坯体凹凸造型面之间处于易脱模的状态。
[0026]其次,本专利技术的反打压制方式在陶瓷压机模腔内的粉料并不需要进行预先造型,因其下模具的上表面为凹凸造型面,因此只需采用常规的一次平整布料方式将粉料填平模腔即可压制出含有预定设计凸起面域的坯体;业内共知,平整布料是陶瓷砖生产工艺中最高效简捷的一种布料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创新设计满足上述一次布料即可预定造型,既产生了预定创新设计效果,又实现了降低生产技术难度、提升生产效率。
[0027]再次,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制造方法创新地采用预定的吸坯、翻坯方式与反打方式相结合,因反打压制方式的坯体凹凸造型面向下,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推坯方式直接推出会损坏造型面,而且不进行翻坯其凹凸造型面向下无法进行下一步工序,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定的吸坯、翻坯方式在坯体脱模后将坯体垂直向上吸起并移出陶瓷压机模腔后再进行翻坯,使得坯体的造型面向上,从而保证了坯体的完整性以及生产的稳定性,这是一种创新性的体现。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背面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材的背面具有凹凸造型,沿所述陶瓷板材的背面外围上设置有至少两处凸起面域;所述陶瓷板材烧制成型前为陶瓷粉料经过一体式干压成型制得的坯体,从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的截面看,所述凸起面域的内侧边相对坯体的中心垂直轴线倾斜,并与中心垂直轴线形成的预定夹角a设置为0
°
<a≤15
°
,所述凸起面域的内侧边顶点到坯体的中心垂直轴线的距离为L,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与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时的线性膨胀系数为ε,ε为0.3%~0.8%,所述预定夹角a满足以下等式:所述陶瓷板材的坯体在压制成型的膨胀脱模后,从坯体的背面与压机模具的相合面的侧面看,坯体的凸起面域的内侧边顶点P投影到坯体背面的点P

在模具顶点Q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面域的高度H为10

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面域在所述陶瓷板材背面所占的面积不大于所述陶瓷板材背面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面域的图形为长方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干挂的陶瓷板材,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武简润桐冼定邦陈晓斌梁以坚彭君覃立扩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江西新明珠建材有限公司湖北新明珠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