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33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6
本申请提供了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属于航拍监测技术领域。动态激光雷达采集建模过程如下:S1、航迹规划,接收到地面导航系统指令信号,无人机飞控平台控制无人机飞行高度高过所有障碍物,并按照规划设定的航线进行多次飞行采集数据,S2、数据回馈,无人机飞控平台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河道数据经无线网络发动送至地面导航系统,S3、建模处理,地面导航系统对采集到的河道数据进行3D建模,形成3D模型,S4、分析对比,找出不同时期地面导航系统内部存储的原河道3D模型,与步骤S3中的3D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找到不同点,标注出来动态物件的变化,确定河道的是否遭到破坏以及宽窄变化。河道的是否遭到破坏以及宽窄变化。河道的是否遭到破坏以及宽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航拍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在河道点云数据进行收集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地面的导航控制结构无线控制无人机带动激光雷达系统沿着河道进行带状飞行,从而对河道点云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具体的,激光雷达系统可以通过空气和植被(空中激光)甚至水(对称激光)从无人机移动系统脉冲激光,扫描仪接收光线(回声),测量距离和角度。属于一种主动式测绘地表空间信息的技术手段。
[0003]然而,相关技术中虽然可以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整理并建立3D模型,但是却无法继续及时将新建立的河道3D模型去跟以往一段时间内建立的河道3D模型进行快速智能对比分析,在分析时候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筛查寻找新旧模型图的不同,由此,降低了确定河道的是否遭到破坏以及宽窄变化的进程,同时查找精度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河道3D建模后不便于和以往河道的3D建模图进行快速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飞控平台(100)和与其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200),所述无人机飞控平台(100)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地面导航系统(300);动态激光雷达采集建模过程如下:S1、航迹规划,接收到所述地面导航系统(300)指令信号,所述无人机飞控平台(100)控制无人机飞行高度高过所有障碍物,并按照规划设定的航线进行多次飞行采集数据;S2、数据回馈,所述无人机飞控平台(100)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采集的河道数据经无线网络发动送至所述地面导航系统(300);S3、建模处理,所述地面导航系统(300)对采集到的河道数据进行3D建模,形成3D模型;S4、分析对比,找出不同时期所述地面导航系统(300)内部存储的原河道3D模型,与步骤S3中的3D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找到步骤S3中3D模型的不同点,从而标注出来动态物件的变化,由此确定河道的是否遭到破坏以及宽窄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地面导航系统(300)控制所述无人机飞控平台(100)将无人机沿河道带状飞行,飞行高度设定为300米,飞行速度设定为7米/每秒,视角设定为100,重叠度设定为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为SCANLOOKV系列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自带惯导系统,可以解算无人机的飞行轨迹,生成附有空间绝对坐标的激光点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激光雷达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无人机飞控平台(100)包括5G无线传输模块(110),用于将通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0)航测的河道点云数据发送至所述地面导航系统(300)。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鼎豪于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旭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