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及其用于抗体递送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8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文公开了通过向受试者施用与衍生自神经细胞,例如神经祖细胞或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EV)的表面缀合的多肽(例如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将多肽,例如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递送至受试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方法。还提供了包含与多肽,诸如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偶联的神经EV的缀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本文还公开了通过向受试者施用加载在衍生自神经细胞的细胞外囊泡(EV)的腔内的多肽(例如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递送多肽,例如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的方法。部分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细胞外囊泡及其用于抗体递送的用途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申请要求2019年11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30,178的优先权。前述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序列表
[0004]本申请含有已以ASCII格式电子提交的序列表,并且其通过引用其整体并入本文。所述ASCII副本创建于2020年10月29日,命名为A106525_1040WO_SL.txt,大小为86,402字节。

技术介绍

[0005]最近基于抗体的药物(包括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索兰珠单抗(Solanezumab)和阿杜卡奴单抗(Aducanumab))的失败引发了许多关于CNS治疗性抗体治疗(包括使用IV作为CNS中有效生物利用度的施用途径)未来的问题。在小鼠中,当通过IV给予时,脑中可测量到抗体浓度在注射剂量的约0.1%,并且其可检测长达72小时,尽管数量非常少(Banks et al.,Peptides,2002.23(12):p.2223

6)。同样,在人体临床试验中,IV递送的抗体已经报告CSF水平为血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递送至受试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包含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和衍生自神经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通过点击接头与所述细胞外囊泡的表面缀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缀合物经静脉内施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缀合物经鼻内施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缀合物经颅内施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缀合物经鞘内施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细胞是神经祖细胞。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神经祖细胞衍生自人多能细胞。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人多能细胞是人胚胎干细胞。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人多能细胞是诱导多能干细胞。10.如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是IgG。11.如权利要求1

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是选自由Fab、F(ab

)2、scFv、串联scFv、双抗体、微型抗体和单域抗体组成的组的抗体片段。12.如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是人源化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13.如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是完全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14.如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击接头由叠氮化物点击试剂和炔烃点击试剂之间的反应形成。15.如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击接头由叠氮化物和二苯并环辛炔(DBCO)之间的反应形成。16.如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击接头由四嗪和反式环辛烯之间的反应形成。17.如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击接头由四嗪和降冰片烯之间的反应形成。18.如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体递送至所述受试者的脑。1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体递送至所述受试者的脊髓。2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V进一步包含外源性核酸和/或外源性蛋白。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V包含外源性siRNA和/或反义核酸。2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V进一步包含小分子。23.组合物,其包含抗体

EV(Ab

EV)缀合物,所述缀合物包含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以及衍生自神经细胞的细胞外囊泡(EV),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通过点击接头与所述EV表面缀合。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神经细胞是神经祖细胞。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神经祖细胞衍生自人多能细胞。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人多能细胞是人胚胎细胞或诱导多能细胞。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点击接头在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反应之
间形成:叠氮化物和二苯并环辛炔;四嗪和反式环辛烯;四嗪和降冰片烯;叠氮化物和炔烃;叠氮化物(张力促进)和炔烃;叠氮化物(张力促进)和硝酮;烯烃和叠氮化物;烯烃和四嗪;和/或烯烃和四唑。28.如权利要求23

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L斯蒂斯R斯韦坦伯格RK卡蒂
申请(专利权)人:阿鲁纳生物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