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涉及管接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上料机构上侧设有用于梳理管接头的整列机构第一端;整列机构第一端一侧设有整列后将其回收上料机构的回料机构;整列机构第二端设有对管接头选向的选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个机构相互配合将管接头的由无序堆积的状态整理成特定的方向并输送至指定位置,等待下一道工序的抓取,从而完成管接头的上料工序。采用该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提高,对工作环境改善,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员操作,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成本降低,控制生产成本,通用性提高。通用性提高。通用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接头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管接头的加工和气密性检测,尤其铸铁管接头的加工和气密性检测前需要将毛坯以一种特定的方向装夹至加工设备或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指定位置,行业内将该环节成为上料环节或上料工序。目前该上料环节主要采用人工装夹或人工将物料按照特定方向摆放在码盘上然后使用半自动送料装置进行装夹。在上料环节需要大量人工完成上料工作,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需要人工拿取物料并装夹至夹具位置,或采用人工将物料按照特定方向摆放在码盘上然后使用半自动送料装置抓取物料至夹具位置进行装夹。
[0003]这个过程中需要人工完成物料的方向识别、摆放和装夹,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安全隐患,人员操作频繁,劳动强度较大,造成生产厂家人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管接头输送机构中需要人工完成管接头的方向识别、摆放和装夹,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整列机构、回料机构和选向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侧设有用于梳理管接头的整列机构第一端;所述整列机构第一端一侧设有整列后将其回收上料机构的回料机构;所述整列机构第二端设有对管接头选向的选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箱体(101)、固定板(102)、推板(103)和第一升降机构(104);所述箱体(101)内设有若干固定板(102),若干固定板(102)呈阶梯结构设置在箱体(101)内,相邻的两个固定板(102)之间设有推板(103),所述推板(103)通过第一升降机构(104)竖直设置在箱体(101)内,且固定板(102)与推板(103)倾斜设置,所述整列机构设置在处于顶部的固定板(102)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列机构包括振动器一(201)、出料道(202)、筛料块(203)、第二升降机构(204)、第三升降机构(205)、挡料块一(206)和挡料块二(207);处于顶部的固定板(102)一侧设有出料道(202),所述出料道(202)下方设有振动器一(201),所述出料道(202)上设有筛料块(203),所述出料道(202)末端设有挡料块一(206),所述挡料块一(206)通过第二升降机构(204)设置在选向机构上,所述挡料块一(206)上活动设有挡料块二(207),所述挡料块二(207)设置在挡料块一(206)后端,所述挡料块二(207)通过第三升降机构(205)设置在选向机构上,所述挡料块一(206)与挡料块二(207)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回料道(301)、第四升降机构(302)、回料导轨(303)、回料推板(304);所述出料道(202)一侧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倾斜设有回料道(301),所述回料道(301)末端设有回料推板(304),所述回料推板(304)通过第四升降机构(302)升降,所述回料推板(304)通过回料导轨(303)滑动设置在回料道(301)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的全自动整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向机构包括斜料道(401)、电机一(402)、电机二(403)、振动器二(404)、第一直线滑动机构(407)、第二直线滑动机构(408)、第五升降机构(409)、第一夹紧机构(410)、第二夹紧机构(411)、第三直线滑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高强杜彦强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谷博莱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