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16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涉及雷达天线化技术领域,其包括共形阵模型、TR组件和控制模块,所述共形阵模型包括划分成的各个子阵单元;所述子阵单元分别通过TR组件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子阵单元及TR组件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所述子阵单元将接收到目标信号通过TR组件输入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所述子阵单元标记为重点子阵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所述子阵单元标记为非重点子阵单元;在实现目标跟踪的同时,有利于降低雷达耗能,有利于延长雷达的续航时间,同时在非重点子阵单元及对应的TR组件区域可以减少热量的产生,避免影响雷达性能。避免影响雷达性能。避免影响雷达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天线化
,特别是一种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共形雷达天线是指附着于载体表面且与载体贴合的阵列天线,即需要将阵列天线共形安装在一个固定形状的表面上,从而形成非平面的共形天线阵。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共形雷达天线能够与飞机、导弹以及卫星等高速运行的载体平台表面相共形,从而达到不破坏载体的外形结构及空气动力学等特性的效果。
[0003]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 114069200 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二维可扩展的瓦片式相控阵子阵与天线阵,包括逐层设置的封装天线层、功分合成网络及低频信号走线层、散热层、供电控制层,若干封装天线排列形成所述封装天线层,虽然可以二维可扩展的瓦片式相控阵子阵进行阵面的二维扩展,但是由于瓦片状载体的“遮蔽效应”,随着波束指向的不同,某些角度的入射信号会产生“暗区”,如波束位于瓦片状载体的一侧,另一侧的子阵虽然接收不到信息,但是还是在进行高频发射接收信号,进行扫描或跟踪,耗能较大,缩短雷达的续航时间,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雷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共形阵模型(100),所述共形阵模型(100)包括划分成的各个子阵单元(101);所述子阵单元(101)分别通过TR组件(200)连接控制模块(300);所述控制模块(300)用于控制所述子阵单元(101)及TR组件(200)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所述子阵单元(101)将接收到目标信号通过TR组件(200)输入到所述控制模块(300),所述控制模块(300)将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所述子阵单元(101)标记为重点子阵单元(102),未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所述子阵单元(101)标记为非重点子阵单元(103);所述重点子阵单元(102)及对应的TR组件(200)进入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重点扫描,所述非重点子阵单元(103)及对应的TR组件(200)进入低频扫描模式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共形阵模型(100)划分成子阵单元(101)包括:将所述共形阵模型(100)划分为m行,n列个子阵单元(101),每个所述子阵单元(101)的高度为h,宽度为d,第Q(x,y)个子阵单元(101)的坐标区间为从(x

1)d到xd,以及(y

1)h到yh之间的坐标,Q表示某个子阵单元(10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00)包括处理单元(301)、合成单元(302)、时钟单元(303)和切换控制单元(304),所述TR组件(200)连接合成单元(302),合成单元(302)连接处理单元(301),时钟单元(303)连接处理单元(301),处理单元(301)通过切换控制单元(304)连接TR组件(2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单元(302)对各个子阵单元(101)进行编号,并将所述编号与所述子阵单元(101)的坐标区间一一对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形雷达阵列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阵单元(101)以对应的TR组件(200)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所述TR组件(200)将接收到目标信号通过合成单元(302)输入处理单元(301);处理单元(301)依据所述子阵单元(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马东超蒋国平邓浩然梁海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誉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