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98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6)包括,设置有通气孔(24)的第一侧壁部(21),从第一侧壁部(21)的上端向外壳(6)的外部延伸的顶壁部(22),从第一侧壁部(21)的各侧端部向外壳(6)的外部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第二侧壁部(23a,23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具有通气孔的外壳的电子设备,例如,包括通气孔周围的防液体结构。
技术介绍
比如便携式电脑的电子设备在内部的外壳里,有用来冷却装配的部件的冷却扇。这类电子设备的外壳有用来在外壳内部和外部之间流入或流出空气的通气孔。如果水或其他液体意外地洒落在电子设备上,液体可能通过通风孔渗透到外壳里。第8-322114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公布了一种用于预防雨水渗透到主体的室外电源配电板。室外电源配电板在散热进气孔和通风进气口之间有一个遮雨板(rain-checking)。在遮雨板下面有一个排水口。从通风进气口进入的雨水被遮雨板封堵,并流入排水口。尽管上面的防雨结构对电源配电板是很好的防水滴结构,但是不做任何改变的话不能应用到比如便携式电脑这样的电子设备上。举例来说,如果在电子设备的外壳里面设置一个遮雨板,那么在外壳里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死空间。这与近年来减小电子设备尺寸的需要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通气孔周围具有改良的防液体的电子设备。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包括设置有通气孔的第一侧壁部;从第一侧壁部的上端向外壳的外部延伸的顶壁部;从第一侧壁部的各侧端部向外壳的外部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第二侧壁部。根据上面的结构,可以改善在通气孔周围的防液体性。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中陈述,其一部分通过叙述将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得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尤其可以通过下文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图解,并与上文给出的概要描述和下文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尽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透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包括空气出孔的一部分的示范透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F3-F3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F4-F4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一部分的示范透视图;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内部的示范透视图;图7是沿图5中的线F7-F7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8是沿图7中的线F8-F8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内部的示范透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的线F10-F10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内部的示范透视图;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F12-F12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一部分的示范透视图;图14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内部的示范透视图;图15是沿图13中的线F15-F15的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内部的示范透视图;图17是沿图16中的线F17-F17的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示范截面图;和图18是根据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变化例的示范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应用于便携式电脑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至图4显示了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电脑1。如图1所示的,这台便携式电脑1包括了主体2和显示单元3。主体2包括主体基座4和主体盖5。主体盖5从上部与主体基座4结合。基座4和主体盖5结合在一起,主体2具有外壳6。外壳6有顶壁6a和周壁6b、以及底壁6c。顶壁6a支撑键盘7。底壁6c配备有多支脚部分20。因此,当便携式电脑1以底壁6c朝下放置在比如桌面的放置表面F上时,在外壳6的底壁6c和放置表面F之间就产生了空间。外壳6中包含有电路板8和冷却扇9。发热部件10被安装在电路板8上。发热部件10的一个例子是CPU。通气孔部11设置在外壳6的一部分中,对着冷却扇9。此外,外壳6有很多进气口12。进气口12朝外壳6里面开口。显示单元3有显示外壳13和包含在显示外壳13里的液晶显示面板14。液晶显示面板14有显示屏14a。通过在显示外壳13前面的开口部13a,显示屏14a暴露在显示外壳13的外部。显示单元3通过铰链装置(图中未显示)被支撑在外壳6的后端部。因此,显示单元3可以在显示单元3被放下以从上面遮盖顶壁6a的关闭位置和显示单元3站立以使得顶壁6a露出的开口位置之间转动。接着,根据图2到图4对通气孔部11作出详细解释。正如图2所示,通气孔部11被设置在外壳6里,形成外壳6外壁的一部分,并暴露在外面。通气孔部11包括第一侧壁部21、顶壁部22和一对第二侧壁部23a和23b。如图4所示,第一侧壁部21形成在从周壁6b凹进外壳6的位置中。第一侧壁部21沿着与周壁6b平行的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很多通气孔24被设置在第一侧壁部21里面,且朝外壳6的内部开口。通气孔24例如被设计为栅格形状。如图4所示,顶壁部22从第一侧壁部21的上端向外壳6的外部比如水平方向延伸。顶壁部22的延伸端与外壳6的周壁6b相连。换句话说,顶壁部22从外壳周壁6b向外壳6的内部延伸,且第一侧壁部21形成在顶壁部22的延伸端上。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侧壁部23a从第一侧壁部21的一侧端向外壳6的外部延伸。此外,第二侧壁部23b从第一侧壁部21的另一侧端向外壳6的外部延伸。作为一个实例,第二侧壁部23a和23b延伸地比周壁6b的厚度宽。第二侧壁部23a和23b的延伸端与外壳6的周壁6b相连。第二侧壁部23a和23b彼此相对。第二侧壁部23a和23b的上端各自与顶壁部22的侧端相连。特别的,第一侧壁部21从除了底面的另外三个方向上被顶壁部22和第二侧壁部23a和23b包围。如上所述,通气孔部11从外壳6的周壁6b凹进外壳6。接着,参照图4以实例解释了各壁部的空间关系。第一个实施例的空间关系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设置在第一侧壁部21中的通气孔24中最底部的通气孔24的开口边缘的下端24a(下文称为最下边缘24a)与顶壁部22的下表面22a之间的垂直距离定义为长度A1。在第一侧壁部21的外表面21a与顶壁部22的相对于外壳6的最外边缘一端22b(下文记为外边缘22b)之间的水平距离定义为B1。长度A1与长度B1被设置成满足下列表达式(1)。表达式(1)长度B1≥长度A1×tan(15°),(tan(15°)=0.267949…)第一侧壁部21的外表面21a显示的是暴露于外壳6外部的壁表面。第一侧壁部21并不总是非得包括很多通气孔。第一侧壁部21可以只有一个通气孔24。这种情况下,长度A1是唯一的通气孔24的最下边缘24a与顶壁部22的下表面22a之间的垂直距离。上面的关系也可以由下面表述。具体的说,连接顶壁部22的外边缘22b的下端P1与最下通气孔24的最下边缘24a的外边缘P2的直线与垂直线所成角度若定义为α,则角度α将大于15°。通气孔24的最下边缘24a的“外边缘”是相对外壳6位于通气孔24里最外面的通气孔24的边缘。冷却扇9被放置在外壳6里面并对着通气孔24。冷却扇9有吸进空气的进气口9a和排出吸进的空气的排气口9b。排气口9b对着通气孔24。冷却扇9将空气排向通气孔24。排出的空气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壳(6),所述外壳(6)包括:设置有通气孔(24)的第一侧壁部(21);从所述第一侧壁部(21)的上端向所述外壳(6)的外部延伸的顶壁部(22);和从所述第一侧壁部(21)的各侧端部向所述外壳(6)的外部延伸、并彼此相对的一对第二侧壁部(23a,23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冈健太郎横手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