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DMOS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DMOS器件。
技术介绍
[0002]屏蔽栅场效应晶体管是在传统的沟槽VDMO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上下两层多晶结构,上层多晶是门极控制栅结构,与传统沟槽结构类似,下层多晶通过走线与源极相联,起到屏蔽门极作用。它和传统的沟槽VDMOS相比,在同等耐压下拥有更小的导通电阻,以及更低的米勒电容,具有更快的开关速度。由于实际应用环境的复杂,对功率VDMOS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功率器件产品在其生产、制造、装配以及工作过程中极易受到ESD的影响,造成产品内部损伤、可靠性降低,功率VDMOS的ESD薄弱点是栅源端的薄层栅氧化层击穿,屏蔽栅VDMOS因具有双栅结构,其失效点还有上下两层多晶结构间的氧化层击穿。两层多晶结构的隔离主要两种形成方法,一种是通过淀积二氧化硅形成隔离,另外一种是通过多晶硅热氧化形成介质隔离。第一种通过淀积形成的二氧化硅,在刻蚀时不容易控制厚度,并且刻蚀容易造成氧化层损伤,降低栅源两端的击穿电压;第二种多晶硅热氧化形成的氧化层,氧化层的质量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为N型重掺杂层;外延层,生长于所述衬底层的一侧,所述外延层为N型轻掺杂层;P
‑
body层,设置于所述外延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欧姆接触层,设置于所述P
‑
body层远离所述外延层的一侧;源极电子层,与所述欧姆接触层并列,设置于所述P
‑
body层远离所述外延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覆盖所述欧姆接触层与所述源极电子层,且与所述欧姆接触层、所述源极电子层均电连接;沟道,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外延层之间,所述沟道靠近所述源极电子层远离所述欧姆接触层的一侧;栅极多晶硅层,设置于所述沟道,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P
‑
body层、所述源极电子层均通过第一隔离层隔离;源极多晶硅层,设置于所述栅极多晶硅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与所述外延层通过第二隔离层隔离;所述栅极多晶硅层的头端与所述源极多晶硅层的头端平齐,所述源极多晶硅层的尾端通过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为肖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亚东,谢刚,胡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微集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