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89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清水单元和设备控制单元,其中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沉淀单元和清水单元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将反渗透浓水中部分盐分和固体污染物去除,对部分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了浓水的排放量,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节能减排;并且结构紧凑,一体成型,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浓水回收率高,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费,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减少了总的用水量,节省了用水费用。节省了用水费用。节省了用水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浓水回收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系统是一种先进、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膜的过滤孔径为0.5

10nm,能过滤掉水中大部分溶解盐和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平均脱盐率可达98%,产生的除盐水广泛应用于供热、石油化工、医药电子、食品、钢铁等行业。
[0003]但是,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回收率为75%,有25%的反渗透浓水需要排放,一方面,反渗透浓水浓缩了各种离子,尤其钙、镁等致垢离子含量高,硬度高,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等产生污染,排入二级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会增加企业的排污费;另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0004]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实现反渗透浓水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能够高效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将反渗透浓水中部分盐分和固体污染物去除,对部分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清水单元和设备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二反应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和所述清水单元依次连通。
[0008]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能够高效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将反渗透浓水中部分盐分和固体污染物去除,对部分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了浓水的排放量,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节能减排;
[0010]2)结构紧凑,一体成型,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浓水回收率高,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费,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减少了总的用水量,节省了用水费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一立式桨叶搅拌器和第一加药管,所述第一反应池与浓水收集管连接相通,所述浓水收集管上安装有进水电动阀;所述第一立式桨叶搅拌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反应池内;所述第一加药管安装在所述第一反应池顶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反应池内部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第二反应池、第二立式桨叶搅拌器和第二加药管,所述第二反应池底部与所述第一反应池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立式桨叶搅拌器安装在所
述第二反应池内;所述第二加药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反应池顶板上且与所述第二反应池内部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导流板、污泥斗、斜板填料和溢流堰,所述沉淀池顶部与所述第二反应池顶部连通;所述导流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沉淀池的顶板底部左侧位置;所述污泥斗安装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斜板填料和所述溢流堰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在所述沉淀池内部,且位于所述导流板右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清水单元包括清水池和磁翻板液位计,所述清水池顶部与所述沉淀池顶部连通;所述磁翻板液位计安装在所述清水池的顶板上且延伸至所述清水池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控制单元包括设备控制室及安装在所述设备控制室内部的污泥泵、清水提升泵、精密过滤器、管道混合器、第一自动加药装置、第二自动加药装置、PH加药装置和PLC控制柜,所述污泥泵的进口通过污泥外排管与所述污泥斗连接相通,所述污泥泵的出口安装有提升管;所述清水提升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接相通,所述清水提升泵出口、所述精密过滤器和所述管道混合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相通;所述管道混合器上安装有PH加药管;所述第一自动加药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加药管连接相通;所述第二自动加药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加药管连接相通;所述PH加药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PH加药管连接相通;所述PLC控制柜分别与所述污泥泵、所述清水提升泵、所述第一自动加药装置、所述第二自动加药装置、所述PH加药装置和所述磁翻板液位计电性连接。
[0016]由此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较而言,本技术:
[0017]1)减少了反渗透系统的用水量,节约了用水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省了约20%的自来水费;
[0018]2)减少了反渗透浓水的排放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保效益,节省了排污费;
[0019]3)洁净无污染、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0020]4)一体化设计,整体运输到现场,现场就位后即可调试运行,周期短,节省建设时间。
[0021]总之,既解决了反渗透浓水浪费严重的问题,又保护了当地环境,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反应单元1、第二反应单元2、沉淀单元3、清水单元4和设备控制单元5,其中第一反应单元1、第二反应单元2、沉淀单元3和清水单元4依次连通。本技术能够高效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将反渗透浓水中部分盐分和固体污染物去除,对部分浓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了浓水的排放量,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节能减排;并且结构紧凑,一体成型,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浓水回收率高,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费,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减少了总的用水量,节省了用水费用。
[0026]具体的,第一反应单元1包括第一反应池11、第一立式桨叶搅拌器12和第一加药管13,第一反应池11与浓水收集管6连接相通,浓水收集管6上安装有进水电动阀7;第一立式桨叶搅拌器12安装在第一反应池11内;第一加药管13安装在第一反应池11顶板上且与第一反应池11内部连通,其中根据来水的流量和水质,第一反应池11内原水停留时间取5

10min,有效容积根据停留时间计算,第一加药管13将药剂投加到第一反应池1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反应单元、第二反应单元、沉淀单元、清水单元和设备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单元、所述第二反应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和所述清水单元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一立式桨叶搅拌器和第一加药管,所述第一反应池与浓水收集管连接相通,所述浓水收集管上安装有进水电动阀;所述第一立式桨叶搅拌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反应池内;所述第一加药管安装在所述第一反应池顶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反应池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单元包括第二反应池、第二立式桨叶搅拌器和第二加药管,所述第二反应池底部与所述第一反应池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立式桨叶搅拌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反应池内;所述第二加药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反应池顶板上且与所述第二反应池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反渗透浓水回收的一体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导流板、污泥斗、斜板填料和溢流堰,所述沉淀池顶部与所述第二反应池顶部连通;所述导流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沉淀池的顶板底部左侧位置;所述污泥斗安装在所述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文鉴姚云凤牛学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安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