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80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多个连杆、多个磁性装置、一第一模块和一第二模块。电子装置的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电子装置的连杆两端彼此两两衔接,并在连杆的衔接端设置磁性装置。连杆的一衔接端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模块上,而另一衔接端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第二模块上。电子装置通过连杆的衔接端点彼此之间所产生的磁力,以半自动方式开启或关闭其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磁力以半自动开合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连杆和磁力以半自动开合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信息通讯系统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电子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便利而轻巧的移动通讯装置广泛的运用于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沟通上,人们借着移动通讯装置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与意见沟通。其中,移动电话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近年来陆续开发出各式功能强大的移动电话,而使用率的普及更造成产能急遽膨胀,因此在移动电话日趋普及、技术成熟、外形多变化以及型体缩小化的趋势下,如何能在合理价格内让使用者更方便操作使用移动电话,便成为设计的重要课题。在现今市售的电子产品中,有部分电子装置的开合设计是采用滑动式开合的设计,例如滑动式移动电话。滑动式移动电话相比较于直立式移动电话,具有关闭电话时体积小、大显示面板,不需经常锁键盘等优点。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外观示意图。滑动式移动电话10包括一第一模块12,以及一第二模块14。第二模块14以可滑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模块12的上方,使用者可通过推动第二模块14以关闭或开启无线通讯装置10。第一模块12上可设置一显示面板,用来显示滑动式移动电话10所处理的影像,而第二模块14上可设置一处理单元以及多个按键,分别用来控制滑动式移动电话10之运作和用来输入控制信号,使用者亦可利用按键进行拨号通话的动作。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弹簧等机械装置来控制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之间的移动,利用弹簧的反区点使得滑动式移动电话达到半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动作。在图1中,滑动式移动电话10通过弹簧15和17来衔接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弹簧15和1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模块12上和第二模块14上,施加外力可改变弹簧15的形状。当使用者要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1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一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15被压缩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1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一提供后续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力道;同样地,当使用者要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1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二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15被压缩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1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二提供后续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力道。请参考图2,图2为滑动式移动电话10的弹簧15在开启/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10时各阶段的示意图。阶段一为滑动式移动电话10完全开启时的弹簧15,阶段二为位于反区点的弹簧15,而阶段三为滑动式移动电话10完全关闭时的弹簧15。请参阅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外观示意图。滑动式移动电话30通过弹簧35衔接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弹簧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上,施加外力可改变弹簧35的长度。当使用者欲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3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一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35的长度被压缩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3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一提供后续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力道;同样地,当使用者欲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30时,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二施加一作用力,当弹簧35的长度被拉长超过其反区点时,弹簧35本身弹力会于方向二提供后续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力道。请参考图4,图4为滑动式移动电话30的弹簧35在开启/关闭滑动式移动电话30时各阶段的示意图。阶段一为滑动式移动电话30完全开启时的弹簧35,阶段二为位于反区点的弹簧35,而阶段三为滑动式移动电话30完全关闭时的弹簧35。现有技术的滑动式移动电话采用弹簧来控制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的移动,利用弹簧的反区点使得滑动式移动电话能以半自动式地开启和关闭。为了达到开启滑动式移动电话所需的冲程(stroke),现有技术的滑动式移动电话需在其内部欲留足够空间,使设置其中的弹簧能有动作的空间。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滑动式移动电话中,运用弹簧的滑动机构占据的空间较大,也相对压缩了其它元件的设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通过连杆和磁力以半自动开合的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揭露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衔接装置;一第五连杆,其第一端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六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之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七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八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五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六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磁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衔接装置;一第五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六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七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八连杆,其第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该衔接装置,而其第二端与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邻;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半自动磁力开合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以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方式设于该第一模块的一侧;一第一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一第二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上; 一第三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四连杆,其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模块上;一第一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磁性装置,设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及该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磁 性装置的磁性与该第一磁性装置的磁性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凯程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